近年来,开原市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扣非公党建工作新形势、新任务,聚焦“三强三促”,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担当有为的“头雁铁军”,为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强队伍促引领,锻造“红色先锋”。坚持把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作为非公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守信念、善管理、敢担当、爱党建”为标准,采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模式,引导26名企业出资人和经营管理骨干担任党组织书记,为企业发展注入红色基因。立足长远发展,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吸纳22名能力突出、充满活力的优秀后备人才,充实非公党建人才储备。严格资格审查,构建政治素质、遵纪守法、道德品行“三位一体”的审查机制,防止不符合条件人员进入。坚持专兼职结合,抓好换届调整和日常优化,将素质优良、善经营、懂管理的党员充实到党组织书记岗位。2024年以来,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队伍平均年龄降至43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46%,队伍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特征,为党建引领企业筑牢组织基础。
强培训促发展,激发“红色动能”。聚焦非公党建与企业发展需求,创新构建“理论课堂+实践基地”“线上+线下”“集中学习+车间课堂”多元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党组织书记综合素质。强化理论赋能,依托学习强国、“开原微党建”等线上平台,结合“书记论坛”“双创工作站”等线下资源,举办3期专题培训班,培训240余人次,系统提升党组织书记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强化业务赋能,围绕非公党建重点任务,采取理论授课、实地观摩、经验分享等方式,增强政策宣传和思想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同频共振。强化实践赋能,组织党组织书记参与座谈交流12次,投身重点项目建设43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0余次,推动在服务发展一线锤炼本领、增长才干、展现作为。
强作风促作为,铸就“红色担当”。坚持严管厚爱、激励约束并重,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采取定期走访调研、工作例会、述职评议等方式,深入117家非公企业党组织进行调研指导,召开工作例会13次,组织述职评议2次,及时掌握工作实绩和思想动态,推动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以工作业绩为核心,组织评价与党员群众评价相结合的量化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绩效奖励、选拔任用挂钩。2024年,23名党组织书记获评优秀党组织书记,5个党组织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4名书记获评“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同时,完善激励保障措施,累计为64名书记发放“红领津贴”17.64万元,推荐7名书记当选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使党组织书记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工作上有劲头。(中共开原市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