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的防非号角响彻湖南郴州城乡。作为金融安全的坚定守护者,中国农业银行郴州分行紧扣郴州市政府“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部署,聚焦高校这片“未来战场”,联合政府、学校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非屏障,为万千学子的青春梦想保驾护航。
沉浸式课堂:戳破“馅饼”幻象,练就“火眼金睛”
“零门槛放贷?那是套牢你的天价违约金!”“高薪兼职?背后藏着转账陷阱!”在湘南学院座无虚席的报告厅里,农行讲师手持案例资料,字字铿锵。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是“校园贷”受害者触目惊心的账单流水、“刷单诈骗”聊天记录的层层套路,以及虚拟货币炒作血本无归的真实曲线。
“原来‘动动手指赚零花’的刷单,全是坑!”大三学生小王盯着屏幕上受害者一步步掉入陷阱的过程,惊出一身冷汗。课后,他心有余悸地说:“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这堂课就像一记警钟,彻底敲醒了我的侥幸心理。”
学习现场充满实战气息。“火眼金睛”体验区里,两块屏幕同时展示真假难辨的银行APP界面,学生们扎堆围观,屏气凝神寻找细微破绽。“这个‘安全认证’图标位置不对!”“登录按钮颜色明显不对!”此起彼伏的惊呼声中,比拼氛围愈发激烈。另一边的快问快答PK赛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收到‘退款理赔’短信怎么办?”“‘征信修复’是真是假?”面对连环追问,学生们争相抢答,农行工作人员则见招拆招,巧妙拆解话术陷阱,让“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的“三不”铁律深入人心。
立体化攻势:从校园课堂到市井烟火
高校的“金融安全第一课”,只是农行郴州分行防非宣传矩阵的冰山一角。宣传月期间,身着“农行绿”的工作人员活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掀起全民防非热潮。
在广场集市,农行桂东支行在罗霄广场、北湖支行在罗家井市场,高高拉起“守住钱袋子,远离天上掉馅饼”的醒目横幅。工作人员化身“防非宣传员”,用郴州方言向市民、摊贩解读“云养殖”“黄金托管”等新型骗局,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讲得明白,一听就懂!”一位买菜的阿姨拿着宣传手册连连点头。
在乡镇基层,永兴县马田镇新市场人头攒动。农行宣传点由主管行长带队,联合人民银行开展“防非赶集日”活动。反假币技巧演示、征信知识科普、防非警示案例讲解轮番上阵,600余份宣传资料和实用礼品很快被领取一空,惠及500余名乡亲。市人民银行领导现场点赞:“农行准备充分、讲解到位!”活动不仅提升了群众的防非意识,更赢得了口碑,商户李老板主动打听网点开业时间:“农行服务好、讲信用,开业我们一定来存钱!”
对内,农行郴州分行同样严阵以待。通过组织员工参与全市“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知识答题团队赛”,将晨会、夕会变成“防非微课堂”,全面提升一线员工风险识别与处置能力,为客户筑牢第一道防线。
长效化守护:打造“银校共育”新范式
此次高校行,不仅是一次宣传活动,更开创了金融安全教育的新模式。中国人民银行郴州分行副行长唐闽湘、征信科领导,与农行郴州分行副行长陈小专共同出席湘南学院活动,将“信用守护”理念深度融入防非教育。人行征信专家通过真实案例,生动剖析不良征信记录对求学、求职、贷款的深远影响,让“守护信用就是守护未来”的理念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青年是金融消费的主力军,也是风险防范的重点人群。‘银校共建’不仅填补了校园金融教育的空白,更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创新实践!”校方负责人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将金融知识、风险意识、诚信教育有机结合,探索出协同育人新路径。
农行郴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融咨询站”将作为常驻校园的服务机构,持续开展咨询、讲座、风险提示等服务,并推动将金融安全教育模块化融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我们不仅要帮学生识别当下的陷阱,更要培养他们终身受益的金融素养。”
面对非法金融活动向高校渗透的严峻形势,“校园贷”变种、兼职诈骗等新型陷阱层出不穷。农行郴州分行此次联动政府、深耕校园、创新形式,打造了“精准滴灌+能力建设”的防非教育闭环。随着宣传月持续推进,该行制作的获奖防非短视频通过电梯屏、朋友圈广泛传播,一场覆盖“七进”的全民防非行动,正在郴州大地蓬勃开展。守护好青年的“钱袋子”,就是守护好城市的未来与希望。(罗丽 朱旭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