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关乎党的思想引领力、政治组织力和群众凝聚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既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各级党组织要在丰富内容、创新形式、优化效果上下功夫,让党员教育培训走深更走实,为党员队伍提质赋能“加油助力”。
聚焦供需匹配,让培训内容更精准。培训内容是党员教育的核心,须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当前部分教育培训存在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的问题,导致"学用脱节"。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应当构建"三位一体"内容体系,一是夯实理论根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二是强化党性修养,将党章党规党纪教育贯穿始终,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三是提升专业素养,结合岗位职责开展精准化培训。唯有内容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确保党员教育内容供给统筹兼顾、精准适配,才能真正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聚焦守正创新,让培训形式更多元。培训形式是教育效果的保障,需打破传统局限、创新方法手段。传统的培训已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党员教育需求。应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化培训网络,线下发挥党校、红色教育基地等传统阵地作用,采取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等互动教学;线上开发"微党课""直播课堂"等数字化产品,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实现"随时随地学"。形式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为了突破时空限制,提高教育的可及性与吸引力,使学习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聚焦知行合一,让培训效果更突出。培训效果是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要以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抓落实。党员教育培训的成效,最终要体现为思想上的收获、政治上的锤炼、工作上的提升。应建立健全"学、考、用、评"一体化机制,通过学习档案跟踪学习进度,通过理论测试检验掌握程度,通过岗位践诺促进学用转化,通过民主评议评估实际效果。建立长效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党员思想困惑、工作难题,不断优化教育培训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