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持把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和常态化工作抓好抓实,聚焦“选”“育”“用”三个重要环节下真功,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为民服务实、发展潜力大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确保村干部队伍后继有人,为村“两委”换届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拓宽视野“选”,确保“备”得其优。用人之要,首在识人。要坚持广开贤路、不拘一格,重点从返乡创业达人、本土致富能手、社工专才、党员中心户等群体中物色后备人选,不断壮大村级后备干部“蓄水池”。要坚持德才兼备的选人标准,建立政治素质、带富能力、群众口碑、奉献精神等多维评价指标,注重“实干型”“带富型”人才选拔,确保村级后备力量队伍源头质量。要坚持公开考察原则,在党组织推荐的基础上,采取个人自荐谁愿“备”、群众推荐谁可“备”、党员群众测评谁能“备”的方式,广泛听取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党员群众代表及其他有关方面意见,全面了解德才表现、群众口碑等情况,择优确定村级后备干部意向人选,推动入库建档、动态管理。
精耕细作“育”,确保“备”有所获。后备干部的成长成才,既靠自身努力,更靠组织培养。要制定“传帮带”计划,为每名村级后备干部“一带一”“多带一”配备“政治导师”和“业务导师”,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传授工作经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积极探索后备干部培养机制,通过开展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政策法规等专题讲座,定期组织后备力量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跟岗试用、项目揭榜等方式,帮助村级后备干部练就“铁肩膀”“真本领”。要强化后备干部实践锻炼,让后备干部列席村“两委”会议,把乡村建设、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工作一线作为练兵场,让他们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积累口碑和能力,最终实现从“后备”到“主力”的角色转变。
人尽其才“用”,确保“备”有所望。村级后备力量是培养出来的,也是用出来的。要在“用活”上下功夫,设立“村级事务助理”“党支部书记助理”等过渡岗位,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用才理念,合理安排后备干部参与村级工作。要健全考评机制,将工作实绩、群众评价、作风纪律作为核心考核指标,注重过程考察、成效评价、整体研判,定期开展跟岗锻炼考核。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表现优秀的村级后备干部在评先选优、党员发展、推选“两代表一委员”时优先考虑,并适时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来,让他们有干头、有奔头、有劲头;对表现后进或思想出现波动的村级后备干部,及时了解情况、进行谈话、帮助改进;对意志不坚、心态不稳、水土不服的要坚决调出后备队伍。(云南省巧家县委组织部 邱有昆 申时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