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一定要挺起脊梁、冲锋在前,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新时代干部成长指明了方向。前行道路上,仍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去闯、去征服,年轻干部尤需以“挺脊梁”的魄力、“冲在前”的姿态,涵养“靠前”思维,让“争先”成为个人成长的鲜明注脚,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青春动能。
现实中,少数年轻干部存在“坐等提拔”的观望心态,习惯将“年轻”当作资本而非责任。有的在重大任务面前计较“进退留转”,有的面对群众诉求时“击鼓传花”,这种“向后缩”的惰性思维,既贻误事业发展良机,更消解年轻干部应有的锐气。
回望党史,从南湖红船的星火到特区建设的浪潮,无数青年凭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胆识,成为变革的先锋。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任务重、挑战多、要求高,年轻干部须清醒认识到,冲锋在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锻造栋梁之材的必由之路。但需要注意的是,冲锋在前是有方向、有立场的,不能为了冲锋而冲锋,更不能为逞匹夫之勇而冲锋,必须深学笃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将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发展大我,以知重负重的姿态破局开路。
过硬本领是冲锋在前的根基,没有“铁肩膀”,难挑“千斤担”。当下,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产业格局日新月异,年轻干部应当以“空杯心态”勤学苦练,既要深挖党的创新理论富矿,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又要钻研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构建多维知识体系。组织部门也要完善健全“育苗、壮苗、护苗”培养链条,搭建用好“揭榜挂帅”“蹲苗历练”“双向挂职”等平台载体,通过岗位历练提升年轻干部实操能力,持续为年轻干部冲锋在前鼓劲赋能。
行动是最好的宣言,冲锋在前最终落脚于“干”上。年轻干部要主动到急难险重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在重大斗争一线彰显担当。在破解基层治理堵点时,年轻干部应带头下沉社区,用脚步丈量民情,为群众“急难愁盼”提供解决方案;在解决改革发展难题时,要敢接“烫手山芋”,主动认领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攻坚任务,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确保每一个问题都妥善解决,以实际行动诠释“冲锋在前”,彰显“争先”本色。(作者:万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