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章指出,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群众工作的根本路线。我们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自觉担负起新时代为民造福使命,汇聚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深入群众,就是要注重认真调查研究。我们搞调查研究,说到底就是为了老百姓,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深入群众,才能听到真话、摸到实情;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想出好办法、找到金点子。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明白,自己是给老百姓跑腿办事的,要经常往群众堆里扎,把调查研究当作联系群众的必修功课。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所想所盼,集中大家的智慧,把各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切实回应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
调查研究要“到群众中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走出办公室,到工厂、农村、学校、社区去,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要带着真心实意,把群众当亲人,耐心听他们讲难处、想办法,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需求和实际经验,把这些情况认真研究、总结起来。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特别是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力量。要自觉拜群众为师,虚心向人民请教,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经验中总结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中持续发展创新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桥”和“船”。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广泛吸收群众的意见。当工作决定形成之后,要再次“回到群众中去”,在群众中宣传落实,在实践中检验是否正确,是否存在短板弱项,对的就继续坚持,存在不足的及时修正,这样才能让工作真正符合群众的需要。
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声声有应”,真正把功夫下到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把群众的意见建议摸透,让“百姓盼的”与“党和政府干的”高度契合,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把“民生清单”变“幸福账单”,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不断开创民生事业发展新局面。(作者:张风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