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变局与复兴征程交织的时代坐标上,党员教育培训恰似锤炼真金的熔炉,以持续不断的淬火提纯,将信仰之魂、本领之基、创新之力锻造成引领时代的先锋特质。
以思想铸魂夯实信仰之基,让教育培训成为政治淬炼的“大熔炉”。党员教育培训的首要使命在于解决“总开关”问题。面对多元思潮冲击,需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核心教材,构建“原著精读+案例解析+情景体验”的三维学习体系。既要通过权威著作筑牢理论根基,又要借助政治训练馆等沉浸式载体,让党员在模拟政治生活场景中锤炼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这种教育不是机械的条文记忆,而是要在“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思辨中,使红色基因在代际传承中始终保持鲜亮底色。
以能力重塑应对时代挑战,让教育培训成为本领升级的“加油站”。新时代党员能力坐标系已发生深刻变革,基层治理需要复合型人才,数字素养成为必修课,国际视野亦不可或缺。教育培训必须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惯性,构建“需求导向+靶向提升”的培养机制。针对基层一线党员,可开设“数字农技+市场运营”复合课程;面向城市社区党员,应强化“智慧治理+矛盾调解”智实训模块;对涉外工作党员,则需打造“国际规则+跨文化沟通”定制课程。要在“缺什么补什么”的精准供给中,帮助党员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始终站在能力体系顶端,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家里手。
以创新突破激活课堂生态,让教育培训成为理念革新的“试验田”。传统“填鸭式”教学已难以适应数字时代认知规律,必须推动教育培训实现“三重突破”:在空间维度上,打破教室边界,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行走的课堂”;在技术维度上,充分利用元宇宙、AI情景模拟等新载体,使党员在虚拟实践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在主体维度上,构建“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学者讲理论、先进典型讲实践”的多元师资体系,通过“头脑风暴”等互动形式,让教育过程成为思想碰撞的盛宴。要在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革新中,让真理的力量突破时空限制,直抵党员心灵深处。
以制度创新构建长效机制,让教育培训成为管党治党的“硬约束”。确保教育培训走深走实,需构建“三维度”制度体系。在责任落实层面,建立“党委主抓、组织部门牵头、各部门协同”的联动机制,将培训成效纳入党建考核“硬指标”;在质量管控层面,制定党员教育课程标准,从政治方向、内容深度、教学效果等维度建立评价体系;在激励保障层面,推行“学时银行”制度,将学习成果与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尤其要针对流动党员、新业态党员等群体,建立弹性学习机制,让教育培训从“软任务”变成“硬约束”。在刚性要求和人文关怀的平衡中,构建覆盖党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的成长支持系统。(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委组织部 史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