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厉行节约”显担当

1748571239292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13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条例》,这是时隔近12年之后的修订。这部与时俱进、靶向精准的党内法规,从“过紧日子”切入,为新时代作风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充分彰显了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政治担当。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新《条例》将“带头过紧日子”“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明确写入制度章程,既为公共财政套牢“紧箍咒”,又为民生福祉装上“安全阀”,这既是对“公款姓公,用之有据”底线的刚性守护,更是对“权为民所用”的初心践行。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优化资源配置、严控行政成本,将有限财力精准投向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急需领域,是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夯实发展根基的战略选择。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条例》的政治意义,将执行《条例》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检验,把节约下来的“一针一线”转化为用于补齐民生短板的“真金白银”,让“政府紧日子”的清风吹开“百姓好日子”的繁花。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落实“过紧日子”根本在于绷紧思想之弦。新《条例》着重强调宣传教育,要求“通过新闻报道、文化作品、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品德,宣传阐释相关制度规定,宣传推广厉行节约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纪检监察机关应当不定期曝光铺张浪费的典型案例”,旨在拧紧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纠治“四风”如“逆水行舟”,断不可有“中流歇桨”之懈怠,尤须警惕“堤溃蚁穴”之麻痹,必须坚决克服“松劲歇脚”的疲劳心态,彻底纠正“小节无碍”的错误认识。要深学细悟《条例》精髓要义,从中华五千年历史的镜鉴中汲取智慧,从党的艰苦奋斗光荣传统中感悟力量,以违规吃喝等各类反面典型为“警示钟”,通过对照反思校准行为坐标,将外在纪律要求真正熔铸为内在精神追求,以身作则涵养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的新风正气。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新《条例》将“反对浪费”的要求落细落小、抓严抓实:要求“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规定“会议活动现场布置应当简朴,工作会议一律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等等,这些直击痛点的细化规定,标准更严、篱笆更密,直击奢靡浪费之“七寸”,释放出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作风见于微末,清风起于青萍,党员干部须做厉行节约的“排头兵”,从“车轮腐败一次不容”的铁律,到“调研餐标一桌不逾”的戒尺;从会场布置删繁就简、文件纸张正反打印,皆须一以贯之、身体力行,坚决摒弃“讲排场”“好面子”,于细微处践行“过紧日子”的政治自觉,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以“厉行节约”之担当,让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光芒永放。(作者: 贾沛尧)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