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社会治理 > 要闻聚焦 > 正文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创新“五共”模式 打造老旧小区治理新样板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坚持把老旧小区连片治理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在中城街道三公街片区试点,创新探索基层治理“五共”模式,成功把老旧片区打造成为为民、便民、安民的新家园,获评省级城市更新示范项目、省级老旧小区改造示范点。

组织共建强根基创新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院落党小组—党员街巷楼栋长”四级组织体系,组建党小组21个,推选街巷长、楼栋长48名,实现基层党组织片区全覆盖,有效延伸了治理末梢。指导小区成立业委会8个、院落成立自管委9个、楼栋成立自管组12个,在社区开设“自治学堂。2024年以来,片区自管组织共化解不文明养犬、乱堆乱放等居民纠纷30余件,解决空调安装、管道渗漏等问题15件。组建“商家联盟”“商居联盟”“单位社区联盟”,建立定期协商议事制度,规范商家经营行为,彻底解决油烟烦民、占道经营等“老大难”问题32个,民生投诉同比下降40%,推动商户、住户、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实现“活动共办、资源共享、事务共管”,构建起和谐共生、良性发展的商住生态圈。

邻里共生织纽带聚焦亲邻关系重塑,建成12处“睦邻中心”“邻里花园”,组建“三公话事”微信群,开展“院落事务大家议、院落决策大家定、院落管理大家评”活动,推动建立商居公约、小区公约、楼栋公约52个。紧盯亲邻机制重构,建立“亲邻有事我来帮”机制,深入推行“居民积分制”“时间银行”等邻里互助模式、“说事、议事、办事、评事”邻里纠纷调解模式,评选“好邻居”64人。推动亲邻文化建设,定期开展“文化亲邻·友邻有我”系列主题活动,举办亲露天电影节、幸福邻里节、亲邻运动会等活动20余场次,惠及居民1.5万人次,认“邻亲”、结“邻情”、共“邻爱”的邻里氛围日益浓厚。

更新共修焕新貌坚持“点面同绘”,将三公街片区纳入全区旧改项目统一设计,结合北湖公园、五星花园风貌整治,挖掘保留“三公文化”历史根脉,形成契合居住品质、商圈特质的改造方案,以点带面实现老城区风貌整体提升。坚持“里面同改”,整合各类资金1.2亿元,实施外墙美化、管线序化等看得见的“明眼工程”,推进雨污分流、管网分铺等看不见的“隐蔽工程”,完善“城市家具”“微景观”等实用性强的“配套工程”,共拆除违章搭建2.1万平方米,修缮墙体外立面40余万平方米,改造地下雨污管网1.5万米,打造文化墙、休闲小憩园10余处,释放公共空间4300余平方米、停车位640个,片区综合承载能力有效提升。坚持“文形同塑”,延续民国雅韵、扮靓片区街巷,以“破茧成蝶”为主题改造得益时代广场,创意打造“供销社”“老茶馆”“市井墙”等彩绘街景20余处,推动极具地方文化、南充特色的民国风情街重现光彩。改造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

服务共办优质效实行政务审批“一窗管”,将卫健、市监、民政等12个部门56项事项全部下沉至社区,发布《社区便民事项清单》《社区公共服务准入清单》《便民事项审批流程图》等“二单一图”,推动政务审批“一窗统管、一网通办、一次办结”,常态化提供延时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办事“多个管、多头找、多次跑”的问题。实行民生配套“一站供”,盘活市区闲置国有资产,打造市民驿站综合体,提供议事协商、法律援助、司法调解、养老托幼等服务,切实解决社区“服务供给少”“养老托育难”等问题。实行院落管理“一网兜”,采取“政府补贴一点、居民支付一点”的方式,由社区领办低偿公益性“红色物业”,借鉴“愿景和家”物业管理模式,为居民院落提供保安、保洁、管护等服务,实现片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运维共担促长效创新“公司+”造血模式,由社区全资组建社区公司,利用改造后释放的公共空间,统一设置外摆摊点35个、搭建盒子房10间,对外统一招租、公开竞租,发展外摆经济,增加社区收入。目前,社区年租金收入50余万元。创新“组织+”惠民模式,吸纳社区党员、居民、商户、志愿者等成立“亲邻帮帮队”,动员医生、律师、教师、维修工等“专业人才”就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次、惠及群众1.2万余人次。创新“市场+”商管模式,按照“政府引导、公司主导”原则,引入社会资本改造4.8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统一回租300余个门市,建立商圈准入目录,实行分类业态管理,避免同质化竞争。实施业态管理以来,三公街片区新引入商户40余家,门面空置率由20%降至6.67%,销售收入8600余万元,同比增长16%,助推了商业街区繁荣发展。(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委组织部 刘佳林  杨阳)

[责任编辑:于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