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社会治理 > 要闻聚焦 > 正文

筑巢·沃土·舞台

——打造乡村人才振兴的生态闭环

 人才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关乎乡村产业、生态、乡风、治理与生活等全方位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我们必须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人才“引、育、管、用”全链条工作,打造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矩阵,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动能。

筑巢引凤聚贤才,激活乡村人才“一池春水”。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才强则乡村强。当前,乡村面临着人才短缺、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党组织要深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认识,构建系统完备的人才政策体系。一方面,实施“需求导向型”人才引进计划,开展“靶向引才”工程,摒弃“唯帽子、唯资历”的片面观念,突破传统评价桎梏,重点面向现代农业科技、数字乡村建设等领域引进急需的复合型人才,为乡村发展注入科技动力。另一方面,创新“能人领航”培养模式,充分发掘“田专家”“乡创客”“新农人”等乡土人才的示范效应,培育形成“头雁引领、群雁振翅”的人才梯队,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尽展其长、尽显其能。

营造留才好生态,厚植乡村人才“成长沃土”。打造乡村人才集聚新高地,培育干事创业优渥土壤,需要构建立体化、多维度的育才用才新格局。人才成长离不开适宜的生态环境和制度保障,这就要求着力构建重才用才、育才成才的良性生态。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人才服务先锋”作用,把人才工作做实做细,通过选树“田秀才”“土专家”等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见贤思齐效应;推行“人才服务专员”制度,为重点人才配备专属服务管家,定期开展“人才交流日”活动,建立需求清单和问题台账,实现精准对接、高效服务;创新设立“乡村英才榜”,对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者给予政治关怀、发展支持和荣誉表彰等多元激励,让人才真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事业的召唤,从而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精彩人生。

搭建干事大舞台,释放乡村人才“创新活力”。人才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实践沃土,创新火花的迸发需要适宜土壤。要打破传统思维桎梏,构建开放包容的人才发展体系,让乡村成为创新要素集聚的磁场。党组织要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突破“教室授课”的单一模式,打造“行走的课堂”,通过“案例教学+场景模拟”“导师帮带+实战演练”等沉浸式培育方式,让人才在真实场景中练就真本领。重点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创新工场,整合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资源,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为人才提供技术支撑和市场对接的全链条服务。特别要营造鼓励探索的宽松环境,建立创新试错保障机制,对在乡村建设中大胆探索但未达预期效果的项目给予包容与理解,真正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通过构建培育、实践、保障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充分释放人才创新潜能,实现以人才驱动产业、以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中共攀枝花市仁和区委组织部  金阳)

[责任编辑:于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