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构建“三六三”监督体系护航高质量发展

中核集团党组高度重视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制定核技术应用产业TOP20(以下简称TOP20)项目清单,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宝原纪委根据中核集团对中国宝原的使命定位,以关乎核技术应用产业长远和根本发展的“国之大者”为着力点,聚焦TOP20项目落地见效开展政治监督,构建了“三六三”政治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助力集团公司做强做优做大核技术应用产业,让核技术应用产品与服务更多、更好、更便捷地普惠人民群众。

一是在政治监督中扭住三个着力点,紧盯“责任、作风、腐败”问题。中国宝原纪委准确把握政治与业务之间的关系,透过业务看政治,深挖和惩治业务问题、管理问题背后的责任、作风、腐败问题。纪委书记、纪检监督部负责人进入TOP20项目领导小组开展嵌入式监督,确保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为营造TOP20项目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深入开展医药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通过与巡察、审计联动等方式拓宽问题线索来源,针对招标采购、工程建设、行业“潜规则”等问题进行靶向监督,精准整治,形成重大政治项目反腐败高压态势,以打造“清廉工程”护航项目生产建设。

二是探索运用“六盯”监督方法,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监督质效。结合TOP20项目特点,在政治监督中探索运用“六盯”监督方法,即查(监督检查),盯项目落地;看(实地调研),盯堵点瘀点问题;问(问卷调查),盯作风和腐败问题;听(听取意见),盯“关键少数”;谈(谈心谈话),盯责任落实;访(访谈质询)、盯整改成效。2023年以来,实现了对TOP20项目监督检查全覆盖,从纪检职能角度推动解决人力、规划、科研等多项难点问题。定期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主题政治监督调研,常态化深入TOP20项目基层一线踏勘调研,分门别类建立政治监督问题清单、督促协调问题清单、堵点难点问题清单,以纪律检查建议书、监督建议书等纪法刚性约束推动30余项问题一项一项协调到位、整改到位。灵活运用调查问卷手段,先后开展问卷调查10000余人次,发现作风和腐败问题线索20余件,收集职工群众意见建议100余条,解决了废旧放射源处置等多项“久拖不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广泛听取职工群众意见,了解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责任落实、担当作为、廉洁从业等情况,形成“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专项监督分析报告,作为公司党委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坚持监督工作开展到哪,谈心谈话就落实到哪形成良好监督氛围。坚持通过访谈质询方式了解群众满意度,对2家整改效果不明显的单位进行批评,督促以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保障重大项目落地落实。

三是推动“三重联动”增强监督合力,实现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强化横向监督联动,先后协同审计、安全、工程、市场、科技等职能部门对TOP20项目开展了30余次联动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督政治优势和业务监督专业优势,帮助基层单位协调解决100余项问题,受到各单位一致好评。强化内外监督联动,先后与多个TOP20项目合作方纪委携手联动开展监督,推动解决项目建设多项堵点、难点问题,企地联手助力关键稳定同位素国产化项目成功实现量产,解决了检查幽门螺杆菌初始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强化三级纪委联动,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针对不少TOP20项目处在三级基层单位存在监督难的情况,由纪委牵头抓总,统一方案,统一行动,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立体化监督网格,针对问题从三个单位层面形成强大协调推动力量,在核医疗装备领域,协助各级党委解决了多项过去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堵点问题,弥补了国内高端放疗产品国产化空白。

2023年以来,中国宝原纪委通过构建“三六三”政治监督体系,助力公司党委实现TOP20项目任务完成率达到100%,为核技术应用产业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的政治和纪律保障。下一步,将进一步做深做实政治监督,将政治监督转化为纪委履职尽责的生动实践,在新时代新征程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