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在《劝学》中写道:“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意思是没有坚定的意志,就没有明智的洞察力;没有默默无闻的努力和坚持,就没有辉煌的成就和功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辈皆为接力赛之生力军,要胸怀“冥冥之志”、身行“惛惛之事”。
“冥冥之志”是一种深沉而热烈的力量,它传承于革命先烈的红色血脉与革命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之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让理想信念成为照亮前路的灯,为我们驱散黑暗、指向转舵,指引我们抵达彼岸。因此,从工作伊始我们就要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脚下沾满泥土、心中充满光芒。
“惛惛之事”是一种微小而朴实的坚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块块朴实无华的砖石看似微末,最终却能累积成通往成功的道路。各地谋发展、抓发展的劲头很足,要树立正确政绩观,防止政绩冲动。这就是“潜绩”与“显绩”的对立统一。显绩出彩,潜绩无华,但“潜”是“显”的基础,“显”是“潜”的结果。唯有清醒认识“潜绩”与“显绩”,厚积薄发,方能在微末功夫中施展才华,绽放绚丽华光。年轻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常有雄心壮志与施展空间的矛盾、工作能力与工作要求不适配的尴尬,归根到底都在于重“显”轻“潜”。“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从“象牙塔”到“万户门”,我们要始终以“壮志未酬誓不休”的状态接续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一点点”的惛惛之事中打牢基础、积于微末,成就赫赫之功,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让我们以“冥冥之志”为明灯,以“惛惛之事”为基石,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在细微之处稳固自身的成长根基,于新时代的广阔实干舞台上积蓄力量,实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人生抱负。(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人民政府 郑一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