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第二批主题教育已经启动,各地要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分类指导,确保取得实效。身处广袤基层、繁杂一线、火热前沿,抓好抓实第二批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开门见山”之姿宣传动员、调查研究、真抓实干,让主题教育的思想、精神、作风,真正入心入脑、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亮开嗓子”宣传动员,让主题教育的理论思想在广袤基层“见缝就补”。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第二批主题教育是新时代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进行理论武装的根本任务,单位和人员范围广、类型多、数量大、任务重,能否打响“当头炮”、赢得“开门红”,积极有效的宣传动员至关重要。各级领导干部须先行一步、深学一层,要找准党员干部与主题教育宣传动员的“共鸣点”“切入点”“发力点”,拿出温度和力度,结合基层实际“亮开嗓子”带头宣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基层,走近群众,凝聚力量。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要少讲“模板官腔”,多说“方言俚语”,多用“千万工程”“浦江经验”“晋江经验”“人才九条”等经验案例,注重从身边小事、眼前实事中阐明党的理论思想;将学习任务“疱丁解牛”,创建“大讲堂”“微课堂”“乡村夜话”等宣教平台,推动主题教育宣传活动在基层“扎根开花”。要用好标语横幅、电视广播、报纸传单等传统宣传形式,积极探索微博、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发挥好特约评论员以及网络“大V”等关键群体作用,组织主题教育文艺演出,开展主题教育征文比赛,一鼓作气将第二批主题教育推上舞台、推向高潮,全力确保主题教育到边到角、不留死角。
“迈开步子”调查研究,让主题教育的求是精神在繁杂一线“见微知著”。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面对实践遇到的崭新问题、人民群众的急难问题、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做到了然于胸,切中要害,对症施策。人民的感情最朴实,群众的愿望最真挚。搞好调查研究,要发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是精神,迈开步子,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到分管领域的繁杂一线去,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提高调查研究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度”。身在基层,更要心入基层,须“放下身段”倾听,主动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逐一列出解决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逐一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短期内能解决的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一时间难处理的耐心解释、一抓到底,对调研完成情况、问题整改情况定期督查回访,切实变“问题清单”为“履职清单”。要务求“深、实、细、准、效”,回归问题导向,破除形式主义,不搞走马观花、面面俱到,注重找准典型、解剖麻雀,通过管中窥豹、见微知著,及时发现问题、直面矛盾,摸清情况、研究对策,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好方法。
“甩开膀子”真抓实干,让主题教育的务实作风在火热前沿“见行见效”。开展主题教育要“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促进“。精心组织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要充分借鉴第一批主题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一以贯之坚持实干导向,“甩开膀子”上前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做到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确保不虚、不偏、不空,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见效。第二批主题教育联系群众更紧密,服务群众更直接,群众期待会更高,面临考验也更多,要把办实事、解民忧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聚焦乡村振兴、项目招商、文旅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短板弱项,注重就业、教育、医疗、保险、托幼、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从实际出发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发展的“上升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要以学促干,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保持“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增强“跳起来摘桃子”的精气神,扎实开展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任务大落实等行动,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蔚然成风,并把严督实导贯穿始终,及时发现问题、纠偏正向、传导压力,确保通过主题教育不断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作者:夏小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