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理论 > 正文

党探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和启示(10)

第二,准确认识和处理主次矛盾关系,兼顾各方形成共识。习近平同志指出,治国理政要坚持“两点论”,分析问题要一分为二。两点论,即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和矛盾次要方面。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由多个矛盾构成的,不同矛盾之间有主要次要之分,次要矛盾受主要矛盾的支配和规定,但次要矛盾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可以制约和影响主要矛盾,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在分析和解决、处理矛盾问题时,我们党始终强调,既要看到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善于抓住重点;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实践表明,掌握这种认识方法十分重要。一方面我们的国家幅员广阔,社会情况千差万别,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各种矛盾产生和存在的范围、条件与作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客观上决定了正确认识和把握主次矛盾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另一方面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发展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要求更加注重各项工作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把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改革有机衔接起来,把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机衔接起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当前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只有把解决主要矛盾和解决次要矛盾有机结合起来,兼顾各方,不断形成共识,才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更大成就。

第三,敏锐把握矛盾的变与不变,主动引领新的历史发展进程。社会矛盾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很多情况下由于原有主要矛盾基本解决了,或者新的矛盾突出呈现出来,取代了原有的主要矛盾,而取得支配地位,矛盾的发展状况必然由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新的阶段。因此,需要用发展的观点,动态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切实把握其阶段性特征,主动迎接新阶段的到来。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把握,就充分体现了驾驭和适应主要矛盾转化的主动性、体现了迎接新形势到来的自觉性。党的十九大在深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新判断是建立在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供给”和“需求”深刻分析和准确预见的基础上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清晰地体现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的递进性特点和阶段性特征。十九大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十九大在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党和国家能够以一种更加从容和自信的姿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上一页 1... 78910111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克]
标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