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我国经济未来走势:Z字形经济增长轨迹(3)

核心提示: 在经济“稳”步前进中,产业结构调整不失为重头戏之一。昔日我国经历第一次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使得第二产业超越第一产业成为GDP的支柱。如今,第三产业强势崛起,经济的主力正在进行新一轮交接,经济增长的模式正在由“工业+投资”转向“服务+消费”。

3.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亮点颇多

在经济“稳”步前进中,产业结构调整不失为重头戏之一。昔日我国经历第一次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使得第二产业超越第一产业成为GDP的支柱。如今,第三产业强势崛起,经济的主力正在进行新一轮交接,经济增长的模式正在由“工业+投资”转向“服务+消费”。

在经济结构方面,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增长速度一直相对稳定,而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波动较大。第三产业产值份额逐步从2010年的43.2%升至2014年的48.2%。在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6%。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转换对劳动力市场具有显著意义。具体而言,由于服务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因此随着整体经济的逐步放缓,此类结构调整将会创造就业,帮助稳定劳动力市场。

政府宏观政策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让家庭收入增长不低于整体经济增速,逐渐使国民收入的较大比例流入家庭部门。从这点而言,近期发展符合政府目标: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5216元,同比名义增长11.1%,跑赢GDP。此外,一些高科技产业、符合调结构转方式方向的新兴产品增长更快。

从这些点滴“亮点”来看,中国经济尽管增速不如从前,但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经济增长质量显著提高,这说明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能力增强了。

4.国企改革“骨头”难啃,进程在加快

众所周知,国企改革既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也是难啃的“硬骨头”。

今年上半年国企改革进程明显加快。今年1月19日,国企改革总体方案进入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上会讨论程序。5月16日,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公布了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首次对国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文件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清晰地呈现了国资国企改革新阶段的相关内容。

6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划定国企改革的底线、明确了改革要遵循的原则,体现“稳妥改革,保障先行”的意图,这有利于保证国企改革顺利进行。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又发布公告,明确四类集团内居民企业之间按照账面净值划转股权或资产的行为,暂不确认股权或资产转让所得,享受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同时降低集团企业内部交易的税收成本,进一步支持企业资源整合和做大做强,这项措施被认为是给国企改革清障、减负。

与此同时,地方国企改革也在稳步推进,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的国企改革意见相继出台。此外,中国南北车的合并也是上半年国企改革最为火爆的话题。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中国经济走势   Z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