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国家治理 > 第30期 总第 54 期 2015年8月14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调查发现

如何满足公众的多元需求

重要发现: ·归属、自主、胜任作为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三者间的满足情况显著正相关。公众基本心理需求总体上得到了基本满足,其中归属需求满足度最高,自主需求满足度最低。 ·在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满足情况中,总体心理需求满足程度与收入水平显著正相关;伴侣对于基本心理需求满足有显著影响;学历与基本心理需求满足显著相关。 ·对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越...

治理观察

用PPP模式促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协同完成基础设施等(准)公共物品建设与开发的一种模式。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背景下,PPP模式应用将成为(准)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举措。 PPP模式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机场、市政设施等(准)公共设施建设成就令人瞩目。然而受制于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资...

前沿理论

留守村治理困境及破解之策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的流动性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向城镇和城市。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量“留守村”的出现。全国妇联此前的调查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6000多万,留守妇女5000多万,留守老人6000多万,留守人群总计近2亿,大约相当于农村总人口的1/3。庞大的留守人口群体形成了众多的“留守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留守妇女的经...

留守村的成因和根本性治理

“留守村”的形成 研究“留守村”的治理始于分析“留守村”的形成原因。工业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素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收入和生活水平差异吸引农村劳动要素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伴随劳动要素流动,发生家庭迁徙。在实际生活中,流动劳动要素的家庭成员往往不能随同迁徙。 在发达国家,流动劳动要...

以精准扶贫打破留守与贫困的因果链

“留守村”的贫困不仅仅表现为收入低下,更表现为社会功能的弱化 留守与贫困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多是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紧缺和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的地区,因此农业生产的收入很低。同时,这些地区的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就业机会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希望脱贫致富的农民便只能选择外出打工。然而贫困地区外出的劳动力多数缺少技术,只能在低端的就业岗位就...

老人农业:留守村中的“半耕”模式

方便机械耕作和农田管理是老人农业的内在需要 当前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都已经形成了“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的家计模式,这种家计模式被称之为劳动力再生产模式或家庭再生产模式,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来说,年轻子女进城务工经商,年老父母留村务农。由此农民家庭收入来源就由之前只有务农收入变成了务农收入加务工收入的两笔收入之和。农民家庭收入增加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