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1月中期 总第 619 期 2019年1月15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论坛特稿

今日世界正在向何处去

中国处在世界的大背景下,多次遇到过“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改革开放则是最近40年来对这个问题的最好最正确的回答。但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还是不断遇到这个问题。今天的中国,仍然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希望我们继续认真思考、研究和回答“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更希望人类在雾霾重重之际,能够始终保持清醒和理性,坚持正确方向,避免误入歧途。

特别策划

民族主义情绪的多重面相

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是不均衡的或者说是结构性的,它因对象国家的不同而不同,这种情绪大致可分为三类:平和与理性的、中立和克制的以及优越的。近年来,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总体上明显趋向于理性与客观、自信与自省。

历史虚无主义的三个表现

2018年,历史虚无主义仍然极力表现自己:借助大众娱乐恶搞、消费历史,扰乱社会公众的历史认知;以“精日”言行颠覆历史记忆、消解民族尊严;以“纪念”改革开放之名歪曲改革开放的性质、否定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多种形式迷惑大众,保持了相当的活跃度,对我们控制其蔓延、消除其负面影响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8民粹主义依然活跃

中国的民粹主义更多集中在经济民生领域,并不是挑战和反对现有的制度,而是更多地反映出对公平正义的极端渴望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不安与焦虑。因此,对民粹主义思潮不能一味“围追堵截”,要学会“堵疏结合”“因势利导”。

跳出泛娱乐主义的怪圈

泛娱乐主义把本不该娱乐的事情给娱乐了,其产生的社会危害不可低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嵌入,泛娱乐主义与民族主义等思潮相勾连,产生了新的变体,从而解构与重构着社会文化形态,也给社会生活带来新变化。为解决泛娱乐主义引发的价值真空和失范问题,亟需提升文化自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构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态。

新左派的表现、趋势及应对

2018年,在理论表达上,新左派思潮失声;在舆论场中,新左派思潮却充分在场。新左派思潮正在从若干年前的影响颇为广泛的忧患式论说,走向与问题相结合的底层叙述,突破了其以往封闭的“学院派”特色,更加具有“草根”味道。

反对“物质俘虏”的消费主义

2018年国内消费主义新动态表现在科技运用无形助长过度消费、媒介推广盲目迎合消费主义、消费主义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县域下沉等方面。鉴于消费主义与扩大消费存在本质区别,应树立远大理想抱负,树立社会主义新时代消费观,培养正确消费观念。

传统文化的新发展与民间文化的新向度

民间文化的发展和融入,使得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进一步丰富、多样。与此同时,民间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基础”与“变异性”的独特优势,已成为中国向人类文化贡献中国智慧的重要路径。

重塑自然的人文价值——2018中国生态主义评析

2018年中国的生态主义思潮,呈现出一种对自然人文价值重塑的倾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张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即认识到自然的内在价值和这种价值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二是美丽乡村和公园城市的建设均表现出向人文价值的复归,两者在城镇化过程中更加融合;三是以建设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为前提,面向全球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

女性主义的觉醒与滥觞

2018年,受国外女性主义思潮影响,国内女性主义迅速觉醒,表现出主题多元、形式多样、制度建构和强大社会动员力等特征,其在唤醒女性意识的同时,也对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稳定带来一些挑战。与此同时,女性主义的极端化、政治性倾向有所凸显,需要加以重视。

认清新自由主义 走好中国道路

2018年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国内出现一些质疑或否定中国发展模式的思潮。这些思潮的发起者,要么是无知,要么是别有用心。我们要认清新自由主义企图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用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坚定走好自己的道路,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认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特征,实践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屡屡兴风作浪的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思潮是一种从西方舶来的政治思潮。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这股思潮屡屡在中国兴风作浪。马克思主义者也持续对新自由主义思潮作出有力批驳。借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新自由主义“阴魂不散”,争夺纪念改革开放的话语权,制造思想混乱,妄图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热点述评

杜绝“吃空饷”,特权治理是关键

“吃空饷”现象的根源在于特权思想。因此,特权治理非常关键。加快建设特权治理有效机制,要“治心”为上,积极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治权”为本,健全内部信息公开、财务控制、法人治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完善上级单位督导巡视与激励机制,形成协同治理合力,防止权力异化为特权。

领导干部砥砺作风没有休止符——打破“最后一公里”的魔咒

干部可以从领导岗位上退休,但共产党员的精神品格永不褪色,砥砺优良作风更是没有休止符。领导干部要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要保持定力,固守法律、纪律、政策、道德底线,慎初、慎微、慎终,自省、自警、自律,打破“最后一公里”的魔咒,顺利抵达政治生涯的彼岸。

让“五勤”成为党员干部的座右铭

“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的精神对于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不仅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和深厚的时代内涵,而且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艘大航船行稳致远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建设“永远在路上”

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为了实现党内法规制度与国家法律的有效衔接,需要进一步加快提升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力。为此,必须牢牢坚持忠实执行、合法执行、公开透明、权责一致等原则,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强化党内法规制度认同、加强纪委执行能力、健全党内巡视制度,不断提升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

新时代纵向政府职责体系建设的路径探索

纵向政府职责体系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成效。新时代纵向政府职责体系建设通过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设置改革,优化政府间事权划分,调动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引入“社会要素”参与建设,从而理顺纵向政府间关系,建设政府职责体系。

人工智能为优化政务服务“铺路搭桥”

政务服务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有效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但也带来了数据整合、人才短缺、安全、社会伦理等问题。因此,要从解决数据整合问题、加强相关人才培养、加强隐私保护和研发力度以及完善伦理约束和立法保护等方面入手,为政务智能化服务“铺路搭桥”,优化政务服务水平。

社会治理

基层“政策变形”的根源与矫治

“政策变形”是我国基层治理的常见顽疾,主要体现在政策执行形式化、政策内容曲解化和政策方案机械化三种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现代基层治理体系。要防治“政策变形”就要建立多元主体有效沟通的制度化平台,改革行政职责权限配置、推进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规范的政策执行评估体系、规范监督问责机制,全面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职业倦怠症”怎么治

职业倦怠是一种关于职业的消极情绪和态度,虽然极其容易在工作中发生,但并非不可以克服。将创造力植入工作的无聊状态,以正念复原职业初心,以灵性促进个体生活的完整性,以工作环境建设和家庭环境建设完善个体情绪支持体系等,无疑是我们可以用来帮助那些陷入职业倦怠的个体的有效方法。

中国应急管理的新要求和新发展

应急管理是政府公共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国要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当前,我们要不断加快实现应急管理在整体规划方面、协同联动方面以及系统保障方面的新发展,不断完善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

加快智慧社区建设 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智慧社区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有利于转变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提升社区治理的效率,增强社区居民的生活体验。新时代,智慧社区建设必须要统筹规划,打造智慧社区建设新体系;要加强前沿技术应用,打造便民服务新平台;要强化运营队伍建设,培养新型智慧居民。

借力微博传播城市文化

随着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深化,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在促进城市发展、维护社会和谐、提升市民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对于任何文化成果而言,如果无法形成传播力,则难以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其作用也将日益消退,城市文化亦是如此。因此,我们应依托微博庞大的受众基础与影响力,提升城市文化的传播力。

新型农村社区的管理之策

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建设存在价值理念不清、管理主体单一、激励机制不健全、诉求渠道不通畅、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了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优化,应重塑农村社区管理的价值理念,培育和发展农村社区管理的多元主体,完善农村社区管理的激励体制,畅通农村社区管理需求的表达渠道,改革农村社区管理的政绩考核体制。

离退休老干部在家风建设中的独特价值

离退休老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家风建设中具有政治、文化、经验、时间、威望和话语等优势。倡导离退休老干部在家风建设中建言献策,可增强离退休老干部的使命感与成就感。离退休老干部给新时代家风建设的启示是深刻的,而要促进离退休老干部的价值实现,需搭建平台、提供良好环境。

以基层人才培养促进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工作长期持续开展的着力点要放在拥有广阔空间的基层,要通过优秀人才的培养为基层创新创业工作“呐喊助威”。然而,目前基层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与创新创业发展要求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理念滞后、考核机制不完善、培养效果欠佳等问题上。要通过相应的理念更新和机制创新优化解决,达到提升基层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

生态环境监管应由“碎片化”走向“系统化”

我国生态环境监管一直存在价值理念冲突、监管部门职能重叠、职责不清、各方利益争夺难以协调等问题,由此导致监管的“碎片化”。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成由“碎片化”向“系统化”的转变,需要政府强化生态监管理念,完善法律机制,整合部门职能,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

大数据技术伦理难题怎么破解

大数据技术在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个人隐私被泄露、数字身份遭盗用、数据安全受侵害、数字鸿沟越来越明显等一系列伦理问题。对此,有必要从大数据技术使用主体因素、大数据技术本身、大数据技术监管环境入手,分析其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进行有效治理。

财经聚焦

为法官减负 为司法提速——如何破解“案多人少”司法困局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日渐凸显,进而影响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因此,破解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就必须建立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进一步推进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对审判辅助事务进行集中管理,促进审判效率提高。

规范化: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趋势

人民调解作为基层人民群众组织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重要工作机制,处理了大量民间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呈现出发展参差不齐,甚至在个别地方出现形同虚设的现象。因此,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功能,必须增强调解组织规范化、调解人员职业化、调解方式法治化、调解效力法定化、调解程序信息化、调解管理科学化。

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要增强法律意识

法律既是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依据,也是规范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行为的标准。但是,法律在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方面,仍然存在漠视法律权威和信息透明度不够等问题。为此,应加强地方政府内部法律意识建设,完善公信力建设中的法律监督,打造多元化信息公开体系,从而强化法律在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上功能的发挥。

“互联网+”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互联网+”推动政府公布权力清单平台的建设和决策更加科学化,有利于提高政府执法的规范性以及促进法治政府权力结构的合理调整。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环境下打造的法治政府建设方面面临一些新问题,比如,存在法治政府建设意识薄弱,思想理念落后,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等。为此,应与时俱进更新思想观念,加强法治建设意识,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新时代怎样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党员干部要始终走在人民群众的前列,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应当认真履行自身使命,坚定不移地践行党的基本方略。只有党员干部成为依法治国的践行者,才能确保依法治国的种子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保证国家健康稳定发展。

如何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治理法治化已然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应当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强基层法治政府建设、提升司法公信力、培育法治信仰,加快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从而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扶贫攻坚要在法治方面下一番功夫

做好扶贫工作必须要充分发挥法律的利剑作用,在法治方面下一番功夫。当前,需做好扶贫专项立法工作,让法治监督成为常态;注重扶贫对象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大力推进扶贫工作法治环境建设,完善扶贫法治保障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参与扶贫的渠道。

培养农民法治意识,从哪抓起

法治意识既是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动力,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神支撑。然而,我国农民的法治意识普遍较为淡薄,还无法适应法治中国建设的诸多要求,更不利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为了加速城镇化进程,我国还需加强普法教育力度,健全社会法治体系,全面提升农民的法治意识。

积极探索农村垃圾治理的法治化道路

当前,农村的垃圾治理工作存在治理能力短板、经费不足、制度不健全、法律落实不到位、农民意识淡薄等问题。为此,要通过加强专项立法,形成统一规定,明确权责,实现治理手段的法治化,加强法律监督,积极推进普法教育宣传工作,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从而实现农村法治化推动垃圾治理持续性发展。

法治视点

日本家族企业何以百年不衰

日本百年家族企业长久不衰,是因为其将自身长处和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在经营环境方面,相互信赖的共同体意识、强烈意志的社会共识以及自然资料的占有优势,为家族企业的存续提供了条件;在经营理念方面,恒久坚持的工匠精神、诚实守信的经营方式、合理灵活的继承制度,是家族企业长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是什么让日本老年人“退而不休”

日本老年人的就业率之高、工作意愿之强,引起了世界关注。追求生存性安全需求的满足,是日本老年人“退而不休”的首要原因;追求个人自我全面发展需求的满足,是日本老年人“退而不休”的第二大理由。而从日本社会文化性格特点来看,日本老年人青睐“退而不休”,既是日本社会个人化、无缘化的现实所致,也是日本人以求道为人生动力的社会心理使然。

日本老年人为何“退而不休”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数据,2016年,日本大约有23%的65岁以上老年人还在继续工作,其比例是七国集体首脑会议(G7)成员国中最高的,超过了美国的19%。那么,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社会现象呢?

党史党建

基层党组织为何要提升组织力

只有将基层党组织锻造得更坚强有力,才能发挥党的向心力、战斗力。我们党要完成新时代历史赋予的新使命,就必须从“三点发力”锤炼组织力,即突出重点发力,强化政治建设;注重精准发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体作用;全面从严发力,净化党的政治生态,从而构筑过硬党建。

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以问题为导向”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的关键。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为了确保基层党建工作适应新形势,还需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强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以及作风建设。

让品牌建设成为基层党建的有力抓手

强党建树品牌,既有利于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又有利于塑造亮点、改进工作方法,从而强化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当前基层党建品牌创建中存在品牌理念淡薄等问题,应以党建品牌为轮,驱动基层党建勇闯新路,找准品牌建设的切入点、重视宣传推广、深入推进品牌战略实施,擦亮党建品牌。

党的基层建设要用好组织资源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唯有筑牢基层组织根基,整合好党的基层组织资源,才能确保党的领导。因此,我们党不仅要依托区域优势互补,还需积极构建支持保障体系,从而加强党建资源整合,提高党的基层执政能力。

按照政治性要求加强社会组织党建

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党建的政治功能弱化问题,需要从理论建设方面来提升党建的政治引领力,从党内生活规范方面来提升党建过程的组织力,从政治社会化角度来提升党建的凝聚力,进而全面提升社会组织党建的政治功能。

高校智慧党建:“面对面”与“键对键”融合发展

高校作为人才聚集区,其党建工作更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当前,高校党建工作还存在着从业人员不足、工作缺乏创新、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应从树立智慧党建意识、构建管理体系、建立舆情监督等多角度,将党建工作从网络化推向立体全面的智慧化,打造功能完善的高校智慧党建。

舆情分析

大学毕业生为何偏爱跳槽

大学毕业生跳槽并不完全是件坏事,合理的人才流动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但非理性的频繁跳槽则有可能损害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双方的利益。从大学到职场,事实上是个体继续社会化或再社会化的过程。高校要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自我、认识“工作”,帮助大学生度过职业适应期,顺利完成从大学到职场的再社会化过程。

全社会应该树立怎样的成功观

新时代需要树立、弘扬的成功观应该建立在坚持不懈、奋发向上、不断进取、超越自我、忠于职守、默默奉献、敢于担当、勇挑重担等各种优秀品质之上,而究其核心,就是要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培育青年文化自信从何处发力

当代青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责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创造者。因此,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青年自身需要共同发力,培育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引导其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

网络青年亚文化何以健康发展

科学治理网络青年亚文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提升主流文化对青年群体的影响;要调整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管控方式,转换治理观念,创新治理范式,促进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健康发展,促使社会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实现良性互动。

以服务学生为中心推进协同育人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构建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协同育人机制,是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要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狠抓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为什么要加强党建历史文化教育

党建历史文化凝结了党建历史中的智慧结晶,是实现党的发展的重要精神指引,同时党建历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也为党建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党建历史文化是党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推进党建历史文化的教育工作能够促进当前党建的发展。同时,加强党建历史文化教育,要发挥党建历史文化对于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促进功能。

文化纵横

安泰乐:生命关怀的孝亲之道

2018年11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对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一锤定音”的指导意义。2018年11月15日至17日,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对安泰乐(厦门)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服务地进行考察,调研组一行走访安泰乐生命纪念及当地其他民营企业,了解创新发展情况,为民营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发展文化产业 壮大民营经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基本温饱到全面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安泰乐生命纪念馆依托传统场所,与传统习俗、孝道文化和当下的殡葬改革有机结合,属于文化产业的细分领域;安泰乐生命纪念馆的创新发展,既是对坚定文化自信、挖掘传统文化价值、提升文化产业供给质量的积极探索,也是...

平衡好五大关系 保障民营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概括来讲,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五六七八九”的特征。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活跃程度,与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地方政府服务能力、区域营商环境等呈正相关关系。 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如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仍需在“平衡好城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乡村)发展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生动诠释。 安泰乐生命纪念馆依托区域特点,挖掘当地“花香之都”“书香之都”的潜在文化资源,培育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链,将产业文化和...

文化纵横

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

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支撑起改革开放40年面向世界的稳健步伐,4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文明互鉴。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仅是我们对未来蓝图的憧憬,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沿着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我们将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

文化遗产保护要有国际视野

当前,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社会公众也开始享受文化遗产带来的精神营养。但我国目前文物保护理念与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为了这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人文精神,加深对文化多样性与价值观多元性的理解,增进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要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作为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形态,不仅满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需要,而且适应了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鉴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要通过明确产业化发展中的职能分工、创新产业化发展模式和注重产业化人才的引入与培养,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的三重维度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传统、当代、未来三个维度中实现创新发展。我们要将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对文化未来发展进行规划,以此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共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体制改革需要健全文化管理架构,促进文化单位改革,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是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途径。政府主导、以人为本、多元供给,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的重要原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要加大力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模式、不断完善保障机制。

微电影:城市文化传播的新载体

在当前的微时代,为了有效传播城市文化,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各城市还需充分发挥微电影的传播优势。我们要借助互动与创意转变传统的宣传形式,与专业视频网站展开合作,基于“草根”视角寻找创作素材,提升城市文化的传播效果。

读史札记

宋代如何调控房地产市场

宋代房地产租赁业之所以繁荣,是因为宋政府视房地产业为治政要务,通过税收政策、提供保障房、严禁贵戚豪势兼并等调控手段,规范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趋势,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发展社会经济和提供社会保障之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