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培育青年文化自信从何处发力

核心提示: 当代青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责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创造者。因此,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青年自身需要共同发力,培育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引导其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

【摘要】当代青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责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创造者。因此,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青年自身需要共同发力,培育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引导其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

【关键词】青年  文化自信  培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使命,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的主体。培育青年文化自信,不仅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关键所在,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还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新时代各主体需要着力培育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

培育青年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少年强,则国强。青年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青年能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血液,从而树立起文化自信,直接关系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们需要着力培育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以正能量的文化内容引领青年成长。

培育青年文化自信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关键一环。践行文化强国战略是加快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步伐、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青年群体不仅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在新时代,青年群体有条件,也有义务充分依托各类文化资源,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而培育青年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引导青年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青年文化自信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经过长期的拼搏奋进,中华民族终于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在这期间,中华民族不仅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创造了以红色文化为代表的一系列先进文化。在当前的全球化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新都需要培养青年文化自信。青年拥有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动力,从而延续中华文化的血脉。唯有引导青年形成高度的文化自信,进而使青年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使青年积极主动地弘扬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以正确的文化心态,从容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力,进而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凝聚力。

培育青年文化自信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立德树人,将青年培育成为才高行洁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教育主体需要将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文明教育、思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引导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将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在追寻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梦想。伴随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西方不良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逐渐渗透,对我国青年群体的思想文化观念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使得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培育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有助于使青年群体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青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力量,也是需要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主体。培育青年文化自信,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刻意义。因此,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青年自身需要共同发力,共同推进青年文化自信的培育工作。

社会与学校共同发力,培养青年文化自信

社会需要发挥引导作用。第一,营造文化氛围。培育青年文化自信,要求社会各主体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应当发挥公共文化场所的教育功能,引导青年群体对中华文化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还应当发挥社区文化宣传的培育功能。社区不仅可以为青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也可以为青年提供参与文化实践活动的机会。第二,改善舆论环境。党和政府应当推进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强化主流舆论的导向作用,改善社会舆论环境。其一,应当加强传统媒体建设。既要提高传统媒体传播内容的吸引力,更要保证传播内容的真实性,避免虚假信息动摇青年的理想信念,引导青年群体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其二,应当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针对目前青年群体使用较为广泛的网络直播平台,应当加强整顿力度,全面抵制低级、恶俗、暴力的视频内容,为青年群体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学校需要发挥教育功能。第一,发挥课堂教育功能。教师应当改变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形式,尽可能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包括采用播放短视频、排演情景话剧等形式,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调动青年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应向青年学生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与提出背景,引导青年学生领会其时代意义,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青年学生的内在价值需要,进而使青年学生认同主流文化、坚定文化信仰。第二,建设优质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熏陶、教育、示范等作用,可以逐步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优质的校园文化能够有效促进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因此,学校应当充分挖掘优质校园文化的育人潜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改善校园文化环境,提升青年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

家庭与青年自身共同发力,培育青年文化自信

加强家庭的影响作用。第一,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为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家长需要提升自身的文化认知水平,引导子女科学认知何为先进文化、何为落后文化,使子女在文化选择中能够作出正确取舍,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导子女尊老爱幼、尊师重教、扶危济困、懂得感恩。第二,转变文化消费观念。家长应当认识到文化消费的目的是提升精神境界。因此,家长应当合理提高观赏型文化消费,带领子女欣赏绘画、书法、摄影等文化艺术作品,使得子女在文化消费中获得精神熏陶,在提升子女文化修养的同时,引导子女形成科学的文化消费观。

自我教育是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青年应当通过加强文化自信意识、践行文化自信行为,培育自身的文化自信。第一,青年应当投入更多时间用于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例如通过阅览古代诗词、古代诗歌、古代文学名著等来培养自身高雅的文化趣味,在阅读过程中沐浴优秀传统文化,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强化自身的文化自信意识。第二,青年应当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中的文化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认知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体会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内涵,提高民族身份认同感,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作者分别为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2018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课题“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过程中高校文化自信构建效果评估”(项目编号:BJSZ2018YB1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李思雨:《论新时代青年群体培养和坚定文化自信》,《学习与实践》,2018年第4期。

②安丽梅:《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自信》,《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

③吕丽娜:《当代青年必须坚守传统文化的“根”》,《人民论坛》,2018年第2期。

责编/陈楠  牛牧瑶(见习)     美编/史航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谷漩]
标签: 青年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