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追光青年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以规矩之尺丈量初心 用过硬作风书写答卷

在全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当下,从机关食堂里“光盘行动”的自觉践行,到基层一线中“脚步丈量民情”的务实作风,早已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对于基层党组织而言,唯有把中央八项规定这把“规矩之尺”刻进灵魂深处、融入日常实践,才能让清风正气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立规铸魂,让纪律意识扎根“神经末梢”。中央八项规定不是简单的“几条禁令”,而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动员令”,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基层党建必须抓住“思想引领”这个根本,创新“沉浸式”学习模式,将课堂搬到红色纪念馆、廉政教育基地,让党员在重温“半条棉被”的温暖中感悟初心,在剖析身边案例中敲响警钟;开设“田间课堂”“夜话长廊”,用方言土语解读政策,让“纸面上的条例”变成“心窝里的准则”。同时,建立“学习积分制”“随机抽测制”,倒逼党员干部从“被动学”转向“主动悟”,让纪律规矩不仅写在文件里,更刻在骨子里。

破立并举,以较真碰硬淬炼“作风硬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最怕“雨过地皮湿”“旧病复发”。既要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更要秉持“标本兼治”的系统思维。要建立“作风问题随手拍”监督平台,让群众成为“移动摄像头”;推行“整改销号制”,排查“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干部从“指尖”解放出来、把精力放到“田间”;绘制“三资管理流程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实干笃行,用担当作为绘制“民心答卷”。中央八项规定的最终落脚点,是让党员干部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在乡镇(街道)基层,就要将学习教育与乡村全面振兴、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结合,让干部在一线“墩苗淬火”。从“立规矩”到“成方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早已超越了作风建设本身,成为新时代共产党人精神图谱的鲜明标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基层党组织必须始终牢记“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把“规矩之尺”作为“必修课”,把“为民初心”作为“度量衡”,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在乡村大地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以实际行动诠释“百年大党恰是风华正茂”的深层密码。

(作者: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麻店镇党委组织委员  李鹏)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