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社会治理 > 要闻聚焦 > 正文

成都市龙泉驿区: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发展体系 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

近年来,成都市龙泉驿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紧扣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以机制建设为引领、以分类培养为抓手、以多元协同为支撑,构建起系统化、专业化、可持续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发展体系,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机制赋能”筑牢人才发展“底色”

通过顶层设计与政策保障双轮驱动,夯实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基础。

联动机制聚“合力”。创新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联席会议机制》,由区委社会工作部统筹,18家成员单位协同参与,构建“党委引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共建格局。联席会议定期召开,统筹推进禁毒、司法、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的社工队伍建设,实现跨部门资源整合与效能提升。

政策保障增“动力”。区级财政每年专项投入300余万元,覆盖职业津贴、能力提升、项目扶持等多维度支持,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资金投入与人才发展需求同步匹配。发放职业补贴等,持续激励基层社工骨干提升职业化水平,激活人才发展内生动力。

尊才爱才凝“心力”。将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全区人才体系,落实“一对一”联系服务机制,定期开展走访慰问与专题座谈,精准了解职业发展诉求。创新开展“社会工作者榜样”等评选活动,通过典型示范与荣誉激励,营造“尊才、爱才、留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分类施策”提升专业服务“本色”

坚持 “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导向,构建分层分类培养体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梯队建设固“根基”。建立“持证社工-骨干人才-高层次人才”三级成长通道,动态更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库”,实现人才成长全程跟踪与精准画像。目前,全区持证社工达1932人,3人入选省级高层次社工人才培养计划,人才结构持续优化。

学用结合提“能级”。依托区委党校、高校智库等平台,创新实施“驿都社工成长计划”,开设“政策理论+实务技能+案例研讨”三维课程体系,创新“街镇实训基地+社区项目实践”模式,年均培训社工300余人次,推动“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良性循环。

精准培养优“质量”。针对社区治理、养老助残、禁毒矫正等领域需求,定制“领域专精型”培养计划,通过“导师制”“小班化”等精准培养模式,提升人才专业深度与服务精度,为社工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多元协同”激活发展治理“亮色”

整合政府、社会、市场三方资源,构建“社工引领、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融合联动聚“资源”。推行“社工+志愿者+社区工作者”联动模式,全覆盖构建区街两级社会工作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资源调度,通过专业社工链接医疗、教育、司法等资源,形成“需求精准识别-资源高效配置-服务闭环管理”的全链条机制。

项目运作惠“民生”。创新“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双轨模式,聚焦“一老一小一困”等重点群体,孵化“心法驿站”“驿路同行”等品牌项目,年均服务超3000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

品牌推广增“效能”。大力推广“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培育“客家嬢嬢志愿服务队”“红星便民服务队”等1500余支特色队伍,总结提炼“五社联动”“院落微治理”等经验模式,形成可复制的“龙泉驿样本”。

成都市龙泉驿区通过系统化构建社工人才发展体系,实现了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赋能”的升级。下一步,龙泉驿区将继续深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打造更具示范性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标杆,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贡献“龙泉驿智慧”。(成都市龙泉驿区委社会工作部  韩灵馨)

[责任编辑:于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