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央八项规定要求,“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文风背后是党风,字里行间见作风。广大党员干部当进一步改进文风、转变作风,让“短实新”的好文风成为提振精神气象、涵养优良作风的“金钥匙”。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风不仅是文字表达的方式和风格,更是工作态度、思想深度和综合素养的体现。文风出了问题,根子不在“文字”上,而是在思想深处。因此,改文风不是简单“改改文字”的形式问题和技巧问题,需要改进的是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深化政绩观教育,保持理论清醒,坚决杜绝说问题只字不提、讲成绩长篇大论的浮夸文风,努力将“写短文、讲实话”内化为政治自觉。
古人说:文以载道。无论是写文件、作报告、发表文章,都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形成一份反映真实、措施具体的文件报告,久坐办公室闭门造车不行,依靠材料垒砖砌墙也不行,甚至仅仅依靠自身日常工作生活的感性认知也不够。只有实际情况查实了,写出的文字才是真知灼见,才能真正成为推动问题解决的“操作手册”。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好、弘扬好“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多听听群众呼声、多谈谈建议想法、多列列操作步骤,把公文的“诞生地点”从“办公室、电脑前”转到“厂房间、田地里”。在充分掌握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使我们的思想和文字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好文风不是自说自话的“空中楼阁”,而是连通民意的“桥梁纽带”。“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这为好文风提供了直观的评判标尺。倘若文稿只是堆砌数据而不见民生温度、对策万千却难解百姓心结,就会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广大党员干部当以“群众认不认可”这把尺子校准文风,主动深入群众,将急难愁盼化作务实“段落”,让“材料含金量”和“群众满意度”同频共振。要创新宣讲方式方法,用心用情做好语言转化,多用大白话、家常话将文件精神转化为群众看得懂、用得上的“明白纸”,避免空洞化表达,让好文风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锁”。(作者:赵飞洋 张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