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科技兴,则国家兴。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思想引领、人才驱动、行之为民上持续发力,让科技创新驶上“快车道”。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就是人才驱动。我们党历来有尊重人才、关爱人才、团结人才、成就人才的优良传统。要始终坚持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栽下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有关部门要破除人才引进的“条条框框”,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秉持“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的选才用才观念,着力构建“人才汇聚”的绿色通道、打造“人才成长”的快速通道,形成人才“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让科技创新人才摆脱距离、形式的束缚“破圈出道”,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北斗精神……科技先驱们在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条件下勇闯“无人区”,敢于“涉险滩”,甘坐“冷板凳”,坚持注重科技原创性,几十年如一日潜心钻研、攻坚克难,靠的就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心怀“国之大者”,传承弘扬先辈们的伟大精神,始终保持“笃行不怠”的精神状态与“勇争一流”的奋斗姿态,瞄准科技前沿新赛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攻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助推我国科技创新自立自强。
为民造福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导向与驱动力。从一生心怀“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从传统中医药中发现抗疟药青蒿素拯救无数生命的“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科技工作者们代代相传的是“科技为民”的赤子之心。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始终坚持科技造福于民的发展理念,推动新时代的科技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聚焦服务民生需求,精准把握民生脉搏,从基层社会治理到乡村全面振兴,从医疗卫生领域到安全出行保障,用科技创新成果回应人民期盼,用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活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