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着基层干部工作模式。基层干部作为联系群众、落实政策的关键力量,既要主动拥抱技术变革,也要科学运用AI工具。唯有保持学习、深入调研、敢于创新,才能让AI技术真正成为基层干部在一线工作中的“好帮手”。
以“学”促智,提升数字时代履职本领。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各行各业的工作模式。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主动拥抱技术变革,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提升工作效能。通过学习和运用AI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智能办公、数据分析等工具的操作逻辑,利用AI工具快速整理台账、生成报告,可以极大地减轻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基层干部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不断探索AI技术在基层中的新应用、新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发挥AI技术的赋能作用,为基层发展破难题、开新局。
以“研”固本,架设人机协同连心桥。AI工具虽能提供海量信息,但基层工作的温度源于“脚底沾泥”的深度调研和面对面沟通。过度依赖算法分析,可能导致政策与群众需求“脱节”。个别干部习惯用AI工具一键生成脱离实际的工作汇报、无法落地的工作方案等,这种“数字形式主义”可能导致政策落地、决策执行与群众需求出现偏差。基层干部应“调”“研”并重,要开展实地走访从家长里短中捕捉AI技术无法识别的“隐藏信号”,并要善用AI工具梳理社情民意。依托AI工具快速分类群众反映的问题,大量节省人工整理时间。需警惕“技术万能”的误区,牢记AI技术是辅助而非替代,核心决策仍需人的智慧,要让技术为人所用,而非让人被技术所困。
以“创”破局,开辟智慧治理新赛道。用好AI技术的关键在于创新思维。基层干部要敢于打破“老办法稳妥可行”的思维惯性,探索“AI+治理”新路径。用智能语音系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人宣传政策信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农田病虫害进行快速、精准排查。创新需立足实际,避免“为技术而技术”。基层干部要立足基层实际,以问题为导向,找准数字化转型与基层治理的平衡点,才能产生“1+1>2”的效果,这既是时代赋予的必答题,更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必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