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历史节点,基层这片“责任田”,需要我们以“犁铧破土”的锐气开垦思想荒原,以“扁担压肩”的韧劲培育实干筋骨,以“阳光曝晒”的坦荡淬炼清廉本色,让青春在“春种一粒粟”的奋斗中拔节生长,在“秋收万颗子”的喜悦里绽放芳华。
执“勤学之犁”,深耕思想“责任田”。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为思想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破土扎根方能厚积薄发。基层干部应秉持“空杯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一种习惯、一种责任。既要深耕党的创新理论“主根系”,筑牢信仰之基;又要培厚专业知识“营养层”,构建复合型知识体系,拓宽视野边界。当理论武装与实践经验在思想田野中交融碰撞,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服务群众,让基层工作既有政治高度,又有专业深度,更富民生温度。
扛“实干之担”,培育担当“成长林”。基层工作的扁担,一头挑着“家长里短”的民生琐事,一头担着“国之大者”的时代重任,既是检验担当的“试金石”,也是锤炼本领的“练兵场”,而实干是最响亮的号角、最有力的行动。基层干部要勇做新时代的“挑山工”,将责任扛在肩头,把担当融入血脉,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要积极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的“主战场”,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在项目一线“冲锋陷阵”,在矛盾纠纷中“抽丝剥茧”。唯有肩膀生根、脚板沾泥,培育出敢于斗争的硬脊梁,才能让责任之苗茁壮成长,结出群众满意的累累硕果。
借“廉洁之光”,晾晒初心“丰收粮”。廉洁是基层干部最鲜亮的底色,是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的“金字招牌”。基层干部的清廉品格,需要在“政治阳光”下曝晒理想信念,祛除思想霉菌;在“制度阳光”下曝晒权力运行,晾干作风水分;在“群众阳光”下曝晒工作实绩,筛除虚假稗草。时刻牢记初心使命,自觉规范言行举止,主动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置于群众监督的“聚光灯”下,让权力运行透明化、规范化。只有坚守廉洁底线,才能确保各项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在基层工作中行稳致远;才能让初心的谷粒去伪存真、颗粒归仓,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满意答卷。
(作者:路梦洁,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选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