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党员干部要时刻谨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多办惠民生的急事、暖民心的难事、顺民意的好事,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严守“思想防线”,锤炼廉洁之心。党员干部身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手中握有权力,更须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廉洁用权,用过硬的作风和清廉的形象赢得人民拥护和信赖。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将“公”字镌刻于心,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对待每一项事务。要通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沉下心来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强化党性修养,让廉洁自律成为行动自觉,让清风正气成为内心坚守。
织密“监督网络”,常怀为民之情。干部应主动拥抱监督,无论是党内监督还是社会监督,都应视为提升自我、净化队伍的宝贵契机。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让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环节都置于公众视野之下,确保权力不被滥用,不被私欲所侵蚀。要常怀为民之情,铭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初心使命,结合百姓关切的具体事项,踏踏实实调查研究,真真切切谋划发展,让权力的每一次使用都能回应民众的期待,让每一项政策都成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石,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筑牢“制度篱笆”,永葆清风正气。制度是权力的笼子,也是廉洁的防线。干部应积极参与制度建设,细化权力清单,明确责任边界,推动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权力在制度的轨道上规范运行。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扎紧制度的笼子,灵活运用民主生活会、巡视巡察、督促检查、大数据监督、群众参与等方式方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使廉洁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让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永葆赶考路上的清醒和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