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在基层山海中勇攀“三山”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对于基层党员干部而言,投身基层,就是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基层山海”里,广大党员干部大有可为,当挥洒青春、奋斗不息,在扎根基层、奉献基层、建功基层中“春山放歌”,上交人民满意的高分答卷。

赏“春笋破土”,步步登高攀登“理论之山”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面对复杂多变的基层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筑牢“思想堤坝”,持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为服务基层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一方面,要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带着思考学、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一条一条地读、一句一句地思、一字一字地悟,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时不忘“我是谁”,事事叩问“为了谁”,处处弄懂“依靠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在服务基层的道路上方向不偏、步子不乱,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

看“春牛舐犊”,招招给力攀登“智慧之山”当前,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深刻变革,基层治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唯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方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开创基层治理新天地。作为党员干部,要增强学习主动性和工作前瞻性。一方面,要深入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基层治理成功经验,掌握其精髓要义,熟练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并积极向群众取经,以“好经验、金点子”助力基层治理。另一方面,要争做“触网式”干部,学网、懂网、用网,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学会运用网络收集民意、反馈意见,通过网络打造“掌上政务”,提升办事效能,以“基层善治”赋能“中国之治”。

品“春韭醇香”,事事关切攀登“为民之山”社情民意不是办公桌上的材料,也不是“指尖”上的上传下达,而是声音里的诉求、眼神里的盼望、表情里的忧乐,唯有身入基层、心到基层,方能掌握最真实的民生百态。广大党员干部身处基层、更要深入基层,要迈开“调研脚步”,走到群众中间。一方面,要“身入”基层,定期深入村庄、社区、企业,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零距离接触中倾听他们的心声,读懂“碎碎念”里的“话外之音”。另一方面,更要“心到”基层,善于观察群众的生活细节,从他们的衣食住行中发现问题。从村民灌溉用水的难题,到社区孤寡老人的照料,从企业营商环境的优化,到乡村文化生活的丰富,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可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洞悉问题背后的症结,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在“跟踪问效、逐个击破”中将群众“愁容”变“笑容”。

(作者:陈丽娜,浙江省兰溪市香溪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