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扎实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为抓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综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全镇政治安全和社会治安稳定。
深化“五治融合” 赋能基层治理
政治引领,夯实基层治理基石。构建“县-乡-村-网格-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选拔党性强、能力突出的党员担任网格长,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志愿服务、调解纠纷等基层治理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参与基层治理服务达300余人次。
自治强基,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建立健全“1+N”协商议事机制,以村(居)民委员会为核心,广泛组织社会组织、村委会及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协商。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式,让群众真正成为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的主体,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今年以来已开展协商议事活动18场次,成功解决村容村貌改造、环境卫生整治等各类问题38个,极大激发了基层群众的主体意识。
法治融入,增强群众法治观念。持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增强基层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今年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0次,覆盖群众600人次。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全镇17个村(社区)均配备了“一村一法律顾问”,积极引导干部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基层治理中的问题。今年以来,法律顾问为基层治理提供法律意见30条。
德治教化,弘扬乡村文明新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依托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今年共评选出优秀环卫员10人、文明家庭10户,以道德的力量滋养人心、凝聚共识,推动基层社会和谐发展。
智治支撑,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打造才湾镇社会综合治理指挥平台,整合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等多种功能。群众可通过多功能“才湾百姓通”APP便捷反映问题,平台构建“信息采集-事件上报-分流处置-跟踪反馈-考核评价”闭环工作流程,实现信息共享、高效便捷的治理模式,有效提高基层治理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平台开通以来,共处理各类群众求助、矛盾纠纷等事件448起,办结448起,办结率100%,累计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
细化“网格管理” 提升治理实效
全镇共划分103个网格,8个专属网格,设置网格信息员333人,实现网格管理全覆盖。依托指挥平台,网格员积极履行职责,对网格内的人口、房屋、设施等基础信息进行动态采集和更新,及时发现并上报各类问题。今年以来,网格员通过信息平台上报事件108件,办结率达到100%,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果。推行“网格+警格”双网融合模式,每个网格、企业配备一名民警或辅警,与网格员协同开展治安巡逻、矛盾化解、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建立健全网格员培训制度,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今年已累计培训网格员350人次,全面提升了网格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打造“百姓通” 服务更便捷
“才湾百姓通”平台作为智治的重要载体,群众可通过多种便捷渠道反映问题,真正实现“一端受理、多方联动、限时办结”,极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平台整合各方数据资源,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基层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基层治理从经验决策向数据驱动决策转变。2025年3月10日,白石村委村民因房屋边界问题发生纠纷,多次协商无果,险些发生肢体冲突。村委网格长唐名红通过“百姓通”平台及时反映情况后,平台迅速将事件流转至分管镇领导及综治中心、司法所和村委。镇综治中心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及时上门调解,查阅历史资料、实地测量,最终明确边界,双方握手言和,展现了平台快速响应、协同处理的优势。
才湾镇“五治融合”、“网格管理”和“百姓通”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维护了辖区的稳定和谐,为平安全州、和谐全州、幸福全州创建作出了积极贡献。(谭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