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领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领域,也是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以党建为引领精准对接新就业群体需求,探索出一条“组织强根基、服务聚人心、治理添活力”的特色路径,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创新组织体系,织密“红色网络”
针对新业态群体流动性强、组织松散的特点,太原市坚持“组织覆盖”与“动态管理”双管齐下,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网络。精准摸排,让流动党员“归队”。通过“线上扫码+线下摸排”双线联动,在物流园区、暖蜂驿站张贴“党员报到码”,引导党员主动亮明身份。灵活组建,让党组织“扎根”。采取“行业联建、区域联管”方式打破传统党组织设置模式,在快递物流末端网点、外卖配送站点等建立流动党支部。专业指导,让党建工作“提质”。选派专职党建指导员深入企业,手把手指导发展党员、组织活动,提升党组织规范化水平。
优化服务阵地,打造“暖新品牌”
面对新就业群体“休息难、充电难、维权难”等现实问题,太原市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服务矩阵,让新业态劳动者感受“家”的温暖。全域布局“暖蜂驿站”。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整合一批”思路,累计建成2080个“暖蜂驿站”,提供饮水、充电、医疗等“一站式”服务。精准对接“急难愁盼”。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梳理新就业群体需求清单,推出学历提升、技能培训、子女托管等特色服务。搭建“双向服务”平台。推动新就业群体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例如协调商场停车场提供夜间免费停车服务;组织骑手组建专项配送突击队支援社区物资配送。
融入基层治理,激活“红色动能”
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熟悉社情,是基层治理的“移动触角”。太原市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引导其成为城市治理的“合伙人”。组建“先锋志愿队”。以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为骨干,广泛吸纳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成员,组建起一支响应迅速、服务高效、贴近群众的基层治理生力军。创新“随手拍”机制。鼓励快递员、外卖骑手上报飞线充电、路面破损等问题,形成“发现—上报—处理—反馈—奖励”闭环管理。积分激励树导向。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制,将新就业群体参与治理的贡献转化为实物奖励或荣誉表彰。
尖草坪区南寨街道朝阳社区党委结对新业态企业,组建起一支由62位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构成的“新”搭子管家志愿服务团队,为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生活物资代买代送服务。
迎泽区每年开展“最美快递员”“最美外卖小哥”评选表彰活动,树立行业先进榜样,号召广大快递员、骑手、外卖员学先进、争先进、做先进,发挥好“骑行在路上”“联系千家万户”的独特职业优势,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提高新业态行业服务水平。
凝“新”聚力,向“兴”出发。太原市通过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实现了“服务”与“被服务”的双向赋能,为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太原样板”。(中共太原市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