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桂林全州县枧塘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在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和源头预防上下足功夫,搭建集政策宣传、干群互动、反映诉求等功能于一体的“枧小格”微信管理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作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问题,拓宽群众诉求反馈渠道,努力把风险隐患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初始、化解在属地。
建强队伍,深耕最小治理单元,增强前端化解能力
把被动维稳变为主动创稳,从早、从小、从快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问题的产生。三级联动全方位覆盖,聚力矛盾联排。坚持“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多元参与、共同化解”原则,按照“镇—村—队(组)”将全镇9817户34204人划分为“总网格+子网格+微网格”三级网格共214个,每级网格分别设网格督导员、网格长、网格联络员、网格处置员。由“两代表一委员”、村“三长”、村民小组长、党员干部等人员组成的专兼职网格员按“1+12+N”的模式组建网格服务管理队伍,每个网格原则上覆盖50-60户。
建立“微信网格+风险隐患”工作模式。通过“枧小格”网格微信群收集、汇总诉求信息,分析热点诉求、关注热点舆情,将群众反响强烈的,矛盾突出的事情找出来,及时预警联办,做到“三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零死角”排查风险隐患,切实将民生关怀落实到“最小治理单元”。
打造防范宣传“微”平台。网格长作为群主,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及时在辖区网格微信群中宣传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常态化做好耕地保护宣传,定期开展扫黑除恶、防诈骗、森林防火、防溺水等安全宣传,切实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推动实现从源头预防风险隐患。
综合治理、多元服务,网格功能持续完善
治理系统化,“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坚持构建网格主导、综治中心协调、职能部门具体办理、社会力量参与的格局,在纵向上,网格员、网格长与综治中心通过网格管理通道保持联动;在横向上,整合公安派出所、司法、民政、社保、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开展值班;在系统化网格中,基层网格员发现问题后及时“吹哨”,专业网格部门迅速“报到”,考核监督部门准时“点名”,形成了一条高效的治理服务闭环。
服务立体化,“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积极探索“全科网格”服务模式,通过基础信息采集、村情民意收集、公共服务代办、政策法规宣传等功能,不断丰富和提升网格服务内涵,做到了工作推进在网格、情况掌握在网格、服务落实在网格、困难解决在网格。
风险源头防,“大事不出网、小事不出格”。网格员开展动态信息采集、巡查走访、线索上报等工作,对发现的风险隐患、矛盾纠纷等苗头性问题及时研判预警并转交主管单位,做到风险在网格发现、矛盾在网格化解、隐患在网格消除,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综合分析、动态管理,涉访涉稳问题依法化解
利用“枧小格”微信管理平台,可以更加科学、直观地分析全镇信访形势。针对暂无政策支持的诉求以及对答复不满意的信访事项,在专业人员和职能部门对信访人做好解释工作的基础上,网格人员积极主动沟通交流,用关心和耐心消解矛盾,让群众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
自构建全镇覆盖的“网格+微信群”体系以来,枧塘镇实现了信息传达更快、办事效率更高、工作成效更实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提升。网格微信群也成为一个向群众发声和听群众呼声的双向互动平台。2024年以来,全镇通过网格微信群共发布各类信息4200余条,接受群众咨询47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36起,排查各类风险隐患85处,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枧小格”以“小网格”织密“民生网”,用“微治理” 撬动“大和谐”,让矛盾化解在“格”中、服务落实到“户” 上,成为了拉进干群关系的“暖心桥梁”。(谭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