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当把加强基层治理作为重要任务,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回首往昔,基层党组织始终是攻坚克难的中坚力量:脱贫攻坚战场上,带领数亿群众跨越贫困屏障;疫情大考中,党员干部挺立前沿,用血肉之躯构筑生命防线,以行动诠释“党旗飘扬处,民心所向时”的深刻内涵。在新的发展阶段,应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引领基层治理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积极开展“党建 + 基层治理”行动,通过建立党员服务站,推动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作承诺,切实提升治理水平。唯有以党建为引领、以实干为底色,方能凝聚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为民生幸福筑牢根基。

创新治理模式,激发共治活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治理面临着诸多新挑战、新问题,传统的治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浙江杭州以“城市大脑”基层治理平台为依托,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融入社区管理,通过“智慧社区”系统整合政务服务和民生诉求通道,使居民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事项办理,社区管理效能得到明显提升;四川成都社区通过召开“坝坝会”,让居民共同参与社区事务决策,有效解决了老旧小区改造、停车难等问题,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创新破局、以共治聚力,方能激活基层治理的源头活水,绘就共建共享的和谐图景。

提升服务效能,增进民生福祉。基层治理的核心是服务群众,只有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需求,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教育方面,加大对基层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在医疗领域,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在养老服务上,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以服务暖民心、以实效惠民生,方能书写基层治理的温情答卷,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作者:毛妍颖,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花园街道新苑社区)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