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要闻聚焦 > 正文

党员干部赋能基层治理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而党员干部则是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力量。近年来,万安县积极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大动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理模式。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主心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的每一个角落。创新探索推行“红色代办”服务机制,在全县135个村设立“红色代办”站,组建村吉先锋“红色代办队”135支,有代办员1523名,采用“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的订单式服务,有效解决了村民办事不便的问题。这种党建引领的模式,不仅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能力提升,锻造基层治理“主力军”。高度重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四提工程”,即提神、提能、提效、提质,推动党员干部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开展“走看听学比”活动,组织领导干部前往赣州等地学习考察,并举办“八大专修班”“提能善政大讲堂”等,邀请专家为干部讲解专业知识。此外,举办“同台竞技话比拼”等活动,不定期随机抽取不同层级、不同领域干部,聚焦“十大攻坚战”,上台脱稿谈感悟、话思路、提建议。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创新机制,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形成了“143+N”诉源化解机制,以万人成讼率为抓手,优化县乡村组四级联动,推进县乡村三级法官协理,适时借力十大行业调解平台,有效推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调处和多元化解。同时,建立了“支部引领、干部引导、群众参与”的“党建+三级说事”基层治理机制,通过说事员+村干部+挂村乡镇领导三级说事调处,建立“收集-办理-答复-回访”的闭环管理机制,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新局面。这些创新机制的实施,有效激发了基层治理的活力,提升了治理效能。

典型示范,树立基层治理“风向标”。注重选树先进典型,通过表彰“四最”典型、选树“攻坚标兵”等方式,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比学赶超、争创一流。同时,发挥党员“吉先锋”引领作用,全面开展“四访四促”活动,推动党员干部进网格参与基层治理,深入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这些先进典型不仅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中共万安县委组织部  俞敏)

[责任编辑: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