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厦门自贸片区迎来挂牌成立十周年的重要时刻。十年来,厦门自贸片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推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当日下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月・阅・谈”进自贸试验区活动在厦门举行。
活动由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主办,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支持,厦门外图集团承办。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许耀桐、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赵晋平、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商务部研究院副主任聂平香、人民论坛杂志社副总编辑陈阳波等多位权威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上海、浙江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代表学习交流。
权威专家、一线干部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的主旨展开讨论,以一线干部讲述面对的问题、取得的成果为生动案例,邀请权威专家讲评答疑。活动运用“讲、读、评、荐”学习交流模式,从“闯出新路”“奋勇争先”“作出示范”三个主题入手,对自贸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统筹推进发展与安全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学习与交流互动。
在“闯出新路”主题中,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改革处四级调研员江天诚介绍了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推动服务贸易发展、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探索数字贸易规则、推进“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的经验办法。对此,赵晋平副会长认为,上海和厦门两个自贸试验区在服务贸易方面各有亮点特色,取得的好成效,值得全国各自贸试验区学习和借鉴。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努力方向,他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探索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措施;深化国内服务贸易规制改革,通过系统梳理服务贸易政策中的限制性措施形成改革清单,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探索促进数据跨境安全流动,鼓励各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探索“数字保税区”建设;用好“沙盒”监管体系,更好统筹风险防控和发展的关系;自贸试验区要大胆探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从传统的“边境措施”向“边境内规则”发展。
在“奋勇争先”主题中,浙江省商务厅自贸区处二级调研员孟浩介绍了浙江自贸试验区在推进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推动数字领域改革、提升国际航运和物流集散能力等方面的举措和经验。对此,聂平香副主任认为,浙江、厦门等自贸试验区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她提出,我国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数字贸易等领域仍有提升空间,以厦门自贸片区为例,全国各自由贸易试验区应继续在货物贸易、市场准入与服务业开放、跨境服务贸易与要素流动等诸多领域对接国际高标准,着力提升制度型开放;对标国际高标准,着力提升制度型开放;在现代商务、临空经济、深化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建设、打造数字和绿色自贸区等领域,以高水平开放赋能产业集聚发展;不断探索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离岸贸易、易货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等方面根据自身优势着力探索。
在“作出示范”主题中,海南省委自贸港工委办交流协作处副处长刘洋介绍了海南自贸港通过优化制度供给和集成创新,提升封关运作监管服务能力,经营主体降本增效等方面的办法和成果。赵萍院长提出,要在保障数字主权的前提下促进数字服务贸易发展。利用好数据既可以推动全球贸易发展,也可以密切供应链上中下游,以及产业生态内部各企业间的合作。对数据收集、跨境流动、服务产业发展问题,她建议,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的发展与安全的大局,各自贸试验区应探索加强制度创新,践行数据分类分级制度,筑牢数据开放的风险底线;对标高水平经贸规则,扩大数字贸易市场准入;鼓励技术创新,完善数字发展生态。
随后,活动进入推荐发布环节。许耀桐教授向与会嘉宾推荐《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一书。他指出,在厦门经济特区起步阶段制定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中国地方政府最早编制的一个纵跨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为厦门经济特区的永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优质读物。
人民论坛杂志社副总编辑陈阳波介绍了《我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与“厦门实践”》课题成果。该课题深入分析了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发展现状、成效与挑战,并以厦门自贸片区为典型案例,展示了其在制度创新赋能改革实践、特色产业推进高质量发展、两岸融合与“海丝”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为全国各自贸试验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创新是核心、开放合作是关键、产业升级是动力、法治环境是保障等四点经验启示。
最后,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何东宁对与会嘉宾表达了由衷的感谢。他表示,新征程上,厦门自贸片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施好中央关于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决策部署,坚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努力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再立新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