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锚定“振兴坐标”绘就壮美画卷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乡村全面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一幅幅产业兴、人才聚、生态美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肩负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历史使命,必须锚定“振兴坐标”,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绘就乡村蝶变的壮美画卷。

锚定“产业兴旺”。 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只有产业兴旺,才能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我们要立足乡村实际,深挖特色资源,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如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同时,要注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此外,还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让农民在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实惠。

锚定“人才汇聚”。 人才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只有吸引和留住人才,才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我们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全面振兴事业。一方面,要鼓励本土人才返乡创业,为他们提供创业指导、资金扶持等服务,让他们在家乡的土地上实现人生价值。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外部人才,特别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还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激励,提高乡村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激发他们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锚定“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目标,只有守护好绿水青山,才能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要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让乡村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同时,还要发展生态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在生态保护中获得更多收益。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