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

作为党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基层作风直接关系党的执政根基。唯有以党性“深度体检”拔除思想病灶,以公私“分明标尺”校准权力运行,以信仰“灯塔之光”引领实干方向,方能凝聚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深挖党性根基,筑牢作风“压舱石”作风是党性的“晴雨表”,党性是作风的“总开关”。党性修养的纯度,直接决定作风建设的力度。破解之道,在于常态化开展“党性体检”。以党章为“镜子”,深学理论强根基;以对标为“标尺”,述责述廉促自省;以案例为“警钟”,警示教育鸣红线。让党性锤炼在红脸出汗中查问题、剖根源,具“辣味”,又在春风化雨中补短板、促提升,从思想源头上铲除作风积弊,显“温度”。

严守公私界线,架设廉政“防火墙”“公与私”是检验党性的试金石,更是衡量为政德行的基准线。基层权力虽小,却直接连着民生冷暖;公私界限虽明,却易在人情往来中模糊。基层党员干部当以“大公无私”为准则,以“公私分明”为底线,做到“公款姓公”分厘必守、“公权为民”毫厘莫偏。一方面,以中央八项规定为“铁律红线”,厘清权力边界;另一方面,以群众监督为“探照强光”,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舌尖上的浪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露头就打,对“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行为严惩不贷,坚决斩断“公权私用”的利益链条,以“零容忍”守护基层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熔铸信仰之魂,锻造实干“硬脊梁”理想信念是作风建设的“根”与“魂”。新时代基层治理面临征地拆迁、环境整治、乡村全面振兴等“硬骨头”,更需以信仰为“灯塔”,照亮实干之路。强信仰,首在“学思践悟”,依托“三会一课”,将理论武装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自觉;强信仰,重在“实践淬炼”,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传承“背篓干部”“草帽书记”的务实作风,让干部在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强信仰,贵在“为民导向”,带着问题走村入户,揣着民意谋划工作,将信访维稳现场、产业发展一线作为“练兵场”,以民生实事落地成效检验作风成色,让“群众满意”成为基层工作的最高标准。

基层作风建设是永不停歇的“赶考”征程。每一名基层党员干部都应把作风建设作为终身课题,以“抓铁有痕”的狠劲革除积弊,以“枝叶关情”的情怀服务群众,让优良作风成为基层一线最鲜亮的底色,以实干担当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答卷。

(作者:张逸卿,浙江省嘉善县天凝镇 )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