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使命,教育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党建+”的助力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应运而生,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党员教师示范岗,作为此模式的核心力量,需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的初心与使命,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抓好家庭教育,要坚持党建引领方向,筑牢家校新桥梁。家庭,作为孩子的启蒙之地,其教育作用不容忽视。在“党建+”的推动下,党员教师示范岗积极拓展服务领域,通过“家校共育云平台”、党员家访及家长学校等途径,搭建起家校沟通的坚固桥梁。党员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更要以身作则,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推广有效的育儿方法,促进家校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分享成功案例,组织亲子阅读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抓好校园教育,要坚持党员示范先行,深化校园新内涵。校园,是育人的主阵地,而党员教师示范岗则是这阵地上的先锋队。党员教师应肩负起责任与使命,积极参与学校治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面发挥榜样作用,引领全校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积极探索“党建+课程思政”新模式,将党的理论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深化学校治理内涵,提升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
抓好社会教育,要坚持协同育人发力,构建格局新篇章。社会,是育人的广阔天地。党员教师示范岗走出校园,与社会各界紧密合作,共筑开放、共享、协同的育人新格局。要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服务,举办科普讲座、公益支教及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同时,要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携手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为学生搭建了解社会、锻炼能力的平台。党员教师在服务中展现担当精神,提升实践能力,拓宽协同育人路径,共同书写立德树人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