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美丽乡村 > 正文

用“笔墨纸砚”描绘洪井春和景明

今年以来,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洪井镇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产业振兴、生态和谐、组织建设、乡村治理,用好“笔墨纸砚”,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以产业兴旺为“笔”,勾勒发展新蓝图。产业兴旺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更是村民富裕的重要保障。洪井镇围绕设施蔬菜、特色花卉、干鲜果品、中药材、小杂粮、旱鸭养殖六大特色产业,推动黎瑞苹果、青霖核桃、文红小米、利民党参等一批精深加工项目稳步推进并投入运营,培育并做大做强“黎城核桃”“三皇小米”2个地理标识认证产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王家庄、洪井等村新建20余座日光温室大棚,通过采取“油豆+彩椒”轮作种植模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创新“跨村联建”模式,实施西黄须等7村旱鸭养殖,带动村集体和群众稳定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到80%;彰显红色文化,以北社、孔家峧、霞庄3村为中心,辐射带动红色文化与研学游、康养游、生态游、民俗游相结合,2024年接待游客参观研学等达到1万余人。

以生态和谐为“墨”,描绘乡村新画卷。洪井镇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和做法,持续开展镇域内园林绿化及环境卫生整治“两大行动”,大力实施一批水、电、路、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打造了2个精品示范村和4个提档升级村,以点带面,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出台了卫生清洁村庄红黄旗评比长效机制,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同时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以组织建设为“纸”,育好村级领头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基层党组织,重点在人才培育发展。洪井镇坚持对标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锻造过硬干部队伍。聚焦村党组织带头人培育储备三年行动,着眼下一次村级党组织换届,树立鲜明用人导向,选好、育好后备力量,加强高素质村干部队伍建设,建好建强村级班子。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合理安排干部到“千万工程”主战场、急难险重第一线进行锤炼,全面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共计将1993人充实到村后备力量人才库,村“两委”班子后备干部储备261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储备79人。

以为民服务为“砚”,激发治理新动能。洪井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出台《洪井镇信访事项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办法》,实行矛盾纠纷“四级处置”工作法,创新推行“背包警务”制度,持续抓好综治和信访维稳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持续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全力开展防范处理邪教问题、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禁毒大扫除等,做好重点人群教育管理,确保全镇社会和谐稳定。(黎城县洪井镇人民政府 张凯玥)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