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以高质量政绩考核引领高质量发展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政绩考核评价“指挥棒”指向哪里,哪里就是干部使劲用力的地方。新征程上,必须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改进考核指标体系和方式方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以考核之变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筑牢防范“政绩冲动症”的堤坝。

校准“度量衡”,解决“考而不准”的问题。“考什么”是“干什么”的风向标,决定干部工作方向,影响干事创业的心思精力。要采取分级分类考核,围绕党委系统、政府系统、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将反映干部政绩观的行为特征进行逐项梳理,在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经营业绩等方面各有侧重、各具特色,设立区别化、差异化的评价体系,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要“私人定制”“量体裁衣”,坚持定性与定量、显绩与潜绩相结合,具象化、个性化设置考核指标,将相对抽象的“大概念”,细化成看得见、易执行的“微表现”,提升考核科学性、精准度,防止政绩考核“一刀切”、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

擦亮“显微镜”,解决“考而不实”的问题。考核方式决定考核结果,要从人中识人、事中知人、物中察人,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综合运用平时、年度、专项、任期等多种考核方式,实地看、坐下谈、蹲点考,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识别干部,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干部,变印象打分为精准打分。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和群众参与渠道,逐步建立上级点评、同级互评、下级测评、群众参评、服务对象反评、媒体网络海评的全覆盖、无死角评价体系,把群众的“好差评”作为干部政绩的“正衣镜”,实现“考准事”与“识准人”有效贯通。

握紧“导航仪”,解决“考而不用”的问题。以考核促发展是考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考促用、以考促改、以考促建,做好考核“后半篇文章”。对那些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大胆提拔使用,对那些作风漂浮、弄虚作假、好大喜功的干部,视具体情形采取免职、轮岗交流等处理方式;对那些政绩观方面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形成政绩观问题反馈清单,及时开展谈心谈话,提出指导性意见,督促剖析根源、限期整改;对政绩观存在偏差的干部,强化党性教育、政绩观教育,全面深化“导师帮带制”,通过开展菜单式、点穴式培训,有计划进行专业训练、实践锻炼,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政绩考核是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各级组织部门应自觉扛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充分发挥高质量政绩考核的激励作用、鞭策作用,提升干部政绩考核纯粹度,不断以高质量的政绩考核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者:胡文彬)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