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新征程上,各级党组织要在思想上再重视、行动上再务实,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持续深化减负工作,既激发想干事的“劲头”,也找准干成事的“路径”,让广大基层干部“放开手脚”“轻装前行”,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促发展、办实事、惠民生。
强化问题导向,给职责权限“划界”。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关乎民生福祉、关系干部作风。在实际工作中,“任务下沉”“材料催更”固然能够强化执行、推动落地,但如果仅是简单施压、随意摊派,长久下来会让基层组织超载运行、基层干部不堪重负。权责有界,各有分工。要理清“权”与“责”关系,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源头治理,全面梳理基层权责事项清单、“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等,给材料报表“挤水”、考核检查“瘦身”、指尖之负“解压”,进一步划出“边界线”、明确“责任田”,推动基层真减负、减真负。要解决好“船”和“桥”问题,坚持放权于基层、还权于基层,推动更多政策、资源、人力向基层倾斜,把优质项目送下去、优秀干部派下去,营造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浓厚氛围。
坚持严管厚爱,给担当作为“撑腰”。越是担子重,越要爱护挑担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基层工作会遇到更加纷繁复杂的“娄山关”“硬骨头”,只有对基层干部多一些换位思考、信任支持,才能引导改革“闯将”、攻坚“先锋”安心干事、放心打拼。要在“严管”上出实招,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深刻认识“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优化完善干部“到基层培养、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的成长链条,全面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基层干部的“大胆闯”“勇敢试”保驾护航。要在“厚爱”上见实效,加大对基层干部的人文关怀力度,在政治上多激励、工作上多支持、待遇上多保障、心理上多关怀,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进。
注重常态长效,给制度规范“上劲”。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必须清醒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着眼常和长、深和细靶向发力、精准施策。要及时“当下改”,加大典型案例通报力度,对基层反映强烈的典型性、普遍性、代表性问题以及出现的形式主义“新马甲”“隐身衣”,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和清理,做到发现一个、整治一个、销号一个,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要注重“长久立”,把减负过程中的成熟经验和有效措施及时固化下来,全面总结、举一反三,避免问题重复出现、反复整改,切实将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主义”和变味的“痕迹管理”中解放出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为务实的作风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中。(作者: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