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抓娃娃》引发的教育思考

1611910910661

近日,由沈腾、马丽领衔主演的电影《抓娃娃》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深刻展现了家庭教育中父母以爱之名操控子女人生的极端行为,吸引了不少观众在子女教育上的情感共鸣,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于“吃苦教育”或者此类教育方式的广泛讨论。

“困苦的爹,辛劳的妈,破烂的院子,‘破碎’的他”。电影《抓娃娃》讲述了富商马成钢在大儿子富养“练废”的情况下,盲目迷信自身成长经历,精心打造贫穷“围城”,以苦难磨砺小儿子马继业,引导其养成吃苦耐劳、善于思考、精打细算和强身健体等品质。这一教育初衷和教育导向看似爱意满满、目标明确、饱含厚望,在剧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马成钢夫妇忽视了人是具有独立感知体系的人,人为构建的虚拟生活和认知体系终究还是被打破。幸运的是,马继业经过一番挣扎,没有放弃自我,最终选择了从小热爱的体育行业。电影播出不久后,迅速引起了观众对吃苦式教育、塑造式教育、监控式教育等教育模式的反思和热议。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个人怎么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不是由人们主观设计、人为规定的,而是由客观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任何虚拟的、构建的教育环境,必然难以培养完整的、全面的、自由的人格属性。剧中,马继业自幼就生活在父母编制的“剧本”中,满足家庭期待就是他早年的人生目标,未能真正地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反观现实生活,身边往往有不少娃娃经常自愿或不自愿地担负着繁重的学业压力和业余辅导,不少父母更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成长经验灌输到子女教育中,结果往往是既苦了娃娃也苦了父母。

最是共情能致远。电影之所以能受到观众的关注,在于社会大众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情感共鸣,也有着对教育“内卷”、教育焦虑的现实体验。为人父母,总是希望以自己的全部付出让子女少走弯路,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生活。但是,抓娃娃不如爱娃娃,爱娃娃就要成全娃娃。以爱之名成全孩子,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格局。精彩人生不应该被定义,优秀品质更不在于被认可。对个体而言,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成功的人生。只有提供自由的而非控制的、感性的而非工具的、真实的而非虚拟的教育环境,娃娃成长成才的过程才能更可持续、更加全面、更为有效。

电影《抓娃娃》引发的有关教育问题的讨论值得我们深思。教育既是“小家之事”,也是“国之大计”。推动娃娃健康成长,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层面要结合孩子思想、心理特征,注重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主动引导孩子确立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多鼓励、多支持孩子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成长;学校层面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遵循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成长需求,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政府层面要积极构建健康、公平的教育生态,为学生成长拓空间、强动力;社会层面要共同维护关心关爱青少年的良好氛围,营造多元化评价的舆论导向,多为青少年提供逐梦机会、搭建圆梦舞台。(作者:石轩)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