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在于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更在于人才结构和质量的全面提升。高质量的人才工作,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坚强后盾,是激发创新活力、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人才这个“牛鼻子”,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强化人才服务、激发创新活力,以高质量的人才工作服务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劲的人才动能。
优化人才结构,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下功夫,既要注重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也要重视技能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实施更为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深化教育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梯队。同时,要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消除人才流动的壁垒,促进人才在不同产业、不同区域间的合理流动,使人才结构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相匹配,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和高效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强化人才服务,激发新质生产力源头活力。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保障。要打造宜才宜业的优良环境,要强化人才服务意识,提升人才服务水平。通过优化流程、整合资源,为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确保他们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无后顾之忧。此外,我们不能忽视人才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设开放包容的交流平台,营造出尊重人才、关爱人才的社会氛围,只要人才的物质与精神需求都得到保障,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活力必将如泉水般喷涌而出,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激发创新活力,驱动新质生产力动能增长。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而人才则是创新的源泉。要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必须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干事氛围,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着力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价值与社会影响,打破唯论文、唯项目的倾向,建立公正、科学的评价标准;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强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快速对接市场需求,加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创新成果更快更好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加大侵权行为的惩戒力度,构建尊重知识、保护创新的社会环境,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浙江省诸暨市同山镇 柯良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