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强化数字赋能 助推高校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加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实落地数字思政,是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重大使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主动拥抱数字化、正确认识数字化、积极探索数字化、科学运用数字化,有力推动高校思政工作有效开展与提质增效,积极开拓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现代化发展新格局。

主动拥抱数字化,顺应时代所向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的变革是强化数字赋能高校思政工作的前提。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改变惯性思维,打破传统工作习惯的路径依赖,逐步建立数字化思政教育理念。一是要转变思维方式,加快推进传统思政教育思维方式变革。由样本思维转向整体思维,依托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实现对思政教育实践过程的全面分析,由固化思维转向开放思维,积极融合新观念、新技术与新方法。二是要主动应变,积极树立数字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新理念。充分认识数字技术为高校思政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前提,推进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创新。三是要培养数字素养,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切实增强技术敏感性与应用意识,不断提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应提高数字伦理规范,合理驾驭技术工具理性。

正确认识数字化,把握内涵所指

准确把握“数字思政”的内涵所指,有助于更好地推进数字技术同高校思政工作传统优势的高度融合。一是要厘清基础概念,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政工作是指借助数字技术和数字资源实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的虚拟还原与全面复盘,从而打破现实世界存在的“信息孤岛”,进而赋能高校思政教育价值活动中的各主体要素。二是要明晰根本任务,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根本任务仍是立德树人。强调数字赋能高校思政工作是为了更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教育环境变化,是为了更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三是要明确现实要求,高校思政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是适应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高校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选择。高校思政教育必须不断融入新媒体新技术,进而切实增强高校思政工作的时代感与吸引力。

积极探索数字化,实现为我所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高校必须紧紧围绕自身实际,秉持“整体优化、数字驱动、共建共享”的实践逻辑,多向发力推动实现高校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要组建优秀工作队伍,提升育人主体引领力。积极建构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创新发展的培养机制与激励机制,全方面提升教育主体的数字素养与技术能力,组建一支组织结构合理、思维理念创新、自身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数字思政教育队伍。二是要强化数字技术攻关,增强育人实践生命力。高校应加强数字技术供给,加快超高速校园网络全覆盖,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技术平台,打破技术壁垒,实现数字资源的云端共享。三是要构建数字育人体系,凝聚数字育人向心力。高校应围绕国家战略目标,以思政工作提质增效为导向,以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为依据,利用数字技术实施科学规划与顶层设计,积极调动融合多方力量和资源,完善数字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与评价体系,孕育数字育人新生态。

科学运用数字化,满足师生所需

运用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工作是新时代数字化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精准性与实效性的有效手段。一是要坚持内容为王,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数字化呈现。以学生主体实际需求为导向,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势整合共享教育教学资源,扩大教育内容供给规模,实现思政教育内容的生动呈现与精准配置,从而切实增强思政教育内容的感染力与影响力。二是立足守正创新,推动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数字化转型。通过云课堂、虚拟仿真、无线传感等数字化技术,使传统思政教育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向交互式参与、自主化学习以及智能性管理转变,从而推动形成良性互动的高校师生关系。三是强化安全意识,坚决守好技术伦理底线。正确认识教育与技术之间的交互关系,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应用合理的数字技术,完善数据全周期保障措施,避免信息泄露与盗用,筑牢信息安全保障“防火墙”,切实保障思政教育活动主体的自身权益。

强化数字赋能高校思政工作是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现实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我们既要保持主动姿态,准确把握何为“数字化”,又要积极探索,科学运用,寻求“数字化”的能为与实为,进而实现数字技术与高校思政工作的最佳融合,形成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向好、铸魂育人工作提质增效的大好局面。

【作者陈丽荣系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大基地特约研究员、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数据时代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课题编号:20BKS145)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