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两会国是厅|全国人大代表吕建中:出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 根治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顽疾

1709626016130 (1)

作者: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主席、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会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非国有博物馆专委会主任、大唐西市集团主席 吕建中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多次强调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目前,受全球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着空前的困难和压力,特别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顽疾和障碍。调研显示,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贷款融资成本在7%以上,民营企业发行信托产品的成本在9%以上;而国有企业贷款时,往往在基准利率(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3.95%)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一定幅度的下浮。央行网站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9%,由此可见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远高于国企贷款利率。另外,据人民银行公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06.4万亿元;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58.2万亿元,两个数据相除可得到存量贷款中,民营企业的占比约为28%,这与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占比是不匹配的。

据调研得到的信息,民营企业贷款难的根源在于:一是原银保监会出台的“贷款终身责任制”。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存在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相对更有可能造成不良贷款,所以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不敢贷、不愿贷,即便发放了贷款,利率也往往比较高。二是目前“银行的呆坏账大部分是民营企业造成的”。这是由于当前我国经济主体中民营经济的数量占90%以上,经济份额占60%以上,自然民企不良贷款的占比更高;国企产生不良贷款时,在政府部门、国资部门的协调下,可以通过优质国企并购等方式“消化”掉不良贷款。此举银行虽然没有产生呆坏账,但实际是由财政上承担了相关损失。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202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再次强调,“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这为新形势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依据。2023年 11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全国工商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提出要“通过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首贷客户培育拓展行动,加强与发展改革和行业管理部门、工商联、商会协会对接合作,挖掘有市场、有效益、信用好、有融资需求的优质民营企业,制定针对性综合培育方案,提升民营企业的金融获得率”“鼓励主办银行和银团贷款牵头银行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对暂时遇到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按市场化原则提前对接接续融资需求,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等25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这让广大民营企业看到了希望。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会长、大唐西市集团主席吕建中建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应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单位尽快出台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顽疾,从而真正把中央“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到实处,保住更多正处在转型升级阶段民营经济主体的存活和发展。这是建设优质营商环境、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关键所在。

第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明确各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的每年新增下限指标(如不低于50%),逐步实现贷款占比与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及贡献相匹配,同时对该项指标严格考核并及时公布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具体对民企授信尽职免责细则,从监管要求上形成金融机构放贷时“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第三,对处于承担大量就业和国家鼓励创新探索行业(如投资大、回报期长但社会贡献大的文化产业)的民企,金融机构的支持也是间接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满足当前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倡导方向。应出台具体针对性政策,鼓励银行对此类民企进行长期限、低利率的金融支持。

第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提高经济复苏期内对民营企业贷款的风险容忍度。比如三年疫情期间,在许多民营企业受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原银保监会(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人民银行及时出台了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助力众多民营企业渡过难关。考虑到当前具体情况,该政策可继续延期适用两年。同时,做好配套政策支持,在给予企业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对担保和抵押物充足的企业不应进行信用降级。对行业影响力大、未来发展预期好的重点民营企业要实行“一企一策”,贴身指导、精准帮扶。

第五,鼓励央企定向帮扶优质民营企业,做战略投资,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的竞争力。央企通过股权投资,可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民营企业来说,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可以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也可以增强信用,从而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