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要“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要把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住创新创造“黄金期”,下足育才用才“真功夫”,源源不断推动更多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切实担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
夯实科学教育基础“蓄能储才”。科学教育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的源头活水,要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培植献身科研的信念,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深化科教融合,推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强强联合,用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重要资源,变灌输式讲概念为启发式做实验,不断壮大面向未来的原始创新人才队伍。坚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聚焦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基础学科、交叉学科、优势学科建设,促进企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精准对接,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聚焦科研攻关前沿“实战炼才”。青年人才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希望,要坚持“使用是最好的培养”,注重向青年科技人才交任务压担子,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领域,创造更多挑战难题、担纲领衔的机会,选拔潜力突出的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锻造战略科技力量生力军。坚持“四个面向”,建设新兴研发机构,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平台,集聚和支持青年人才勇闯基础研究“无人区”,在从“0”到“1”的突破中打头阵当先锋。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组建青年人才突击队,精耕重大科研项目,在学术交流中更迭知识结构、联合攻关中打开战略视野、技术合作中迸发创新火花,交好科技报国青春答卷。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助力成才”。构建适合青年科技人才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引入市场评价、同行评议和社会评价,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稳定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厚植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沃土,坚持崇尚创新、鼓励探索、追求卓越、宽容失败,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保障,解决人才落户、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后顾之忧,减负松绑赋能,激励青年人才轻装上阵、敢为人先、愈挫愈勇,逐梦奔跑科技强国新征程,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作者:夏浩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