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学史明理 > 正文

坚持不懈推动“第二个结合”走深走实

作者:刘 容(重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强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明确了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凸显中国特色、彰显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挥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理论自信,不断深化关于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精髓,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持续释放强大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坚定文化自信,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创”方针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发展的根本路径,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古老的中华文明,以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让马克思主义具有了更宽广、更深厚的文明底蕴,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中华大地上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守正创新助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高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余年以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意蕴。尤其“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我们要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助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在凸显新高度、建功新征程中,承担我们新的文化使命,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作为文化工作者,应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促进优秀文化因子活起来、亮起来、传播开来,承担起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责任和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应传承弘扬这些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基因和广泛群众认同基础、隐含在中华民族血脉当中的优秀道德品质,探索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倡导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两相契合的路径,开拓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方法、新路径与新局面。我们要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