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九龙坡区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以困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试点工作为抓手,针对当前儿童心理脆弱、抗压能力差、抑郁、焦虑甚至自伤等问题,打破常规、积极作为,瞄准儿童心理需求,强化人、财、物等方面保障,通过健全三项机制、凝聚五方合力、实施四大行动,构建起困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354”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坚持统筹施策,健全三项机制,强化工作联动推进
以“守护童心”为牵引,直面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难点堵点,把加强顶层设计与完善工作机制同步推进。
建立长效机制。九龙坡区深刻认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事关地区发展、民族未来的重要意义,把儿童福利保障工作写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年度重点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开展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
搭建工作专班。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框架下,搭建以区民政局局长为组长,区关工委、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团区委、区妇联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困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专班,统筹推进试点工作,定期沟通协调、加强联动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编制工作专案。印发《九龙坡区“守护童心”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及时发现、识别儿童心理问题。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畅通与教育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和信息共享,及时掌握儿童在校接受心理健康监测、心理健康测评的情况和结果。建立预警和处置机制,提升儿童心理问题筛查识别、咨询服务、评估治疗、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能力。
坚持需求导向,凝聚五方合力,织密关爱服务网络
抓实“源头治理”,锻造“融合生态”,将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关爱保护问题并行推进。
发挥机构主导作用。依托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搭建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平台,打造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心语小屋”,引入2家专业社工进驻,常态化开展心理志愿服务、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健康筛查、心理危机干预管理、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培训、个案帮扶与转介等关爱服务工作。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信息智慧平台建设,将全区1044名困境留守儿童全部纳入有效监控范围,实行动态管理。
发挥校园阵地作用。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全区77所中小学校均已设置心理辅导室,并有专人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学校每年对学生及家长至少开展1次心理专题辅导,每学期对师生至少开展1次抑郁症等心理健康监测。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小学每学期不少于10课时。
发挥家庭主体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治未病”教育引导活动,紧紧围绕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高度关联这一实际,联动学校、区妇联、团区委等部门力量和资源,采取送教进社区、进家庭等多种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重视孩子心理健康。今年以来,累计为750余户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服务。
发挥专业社工作用。坚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每年投入200余万元在全区13个镇(街道)引入专业社工组织,开展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心理矫治、家庭教育指导等个案处置和服务,切实将心理健康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一户每一名儿童,实现精准高效关爱服务。
发挥慈善资源作用。创设“政府+社会组织+公益慈善”关爱模式,成立区未成年人保护基金,设立“渝之匠•儿童关爱专项基金”,汇聚各界爱心,为困境留守儿童助学就医、助残康复等实际困难提供必要保障。今年以来,撬动社会资金220余万元,帮扶460余名困境留守儿童。
坚持目标导向,实施四大行动、护佑儿童身心健康
坚持“一盘棋”谋划、“一股劲”推进、“一条心”落实,通过聚焦关键重点,汇聚合力,持续用力、不断发力,进一步推动试点工作走深走实。
实施心理问题筛查行动。引入专业社工会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编制儿童心理健康测评问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全区1044名困境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问题筛查,梳理形成1份《九龙坡区困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分析报告》,同步建立了困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信息库,采取“一人一档”“一人一策”“一对一”的应对措施,实施动态监测,基本实现建档率100%、心理健康筛查率90%以上。
实施畅通绿色通道行动。建立儿童心理关爱服务热线,线上依托九龙坡区未成年人保护智慧平台“九龙未保”微信公众号,开设儿童心理健康专题,设置心理健康常识、服务动态、在线求助、微心愿等版块;线下开通2条儿童服务热线,提供儿童保护政策法规咨询、家庭教育促进法咨询、心理疏导和情绪抚慰、个案帮扶与转介等相关服务,累计受理热线服务220余人次。建立儿童心理转介诊疗协作机制,畅通转介诊疗通道,同专业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对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儿童进行精神治疗和药物干预康复治疗相结合,助力其回归正常生活,对10余名困境留守儿童进行了转介服务。
实施赋能增效提升行动。发挥专家引领作用,搭建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专家团队,为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儿童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咨询、研究、指导。组建一支60余人的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志愿者队伍,助力儿童关爱服务。加强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等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危机干预基本技能普及,提高其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现、识别和处理能力,先后组织开展业务技能提升专业培训33场次。
实施大走访大宣传行动。积极打造“宣传+预防”双层体系,加强对困境留守儿童心理需求关注力度,每月组织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社区 )儿童主任、志愿者队伍等基层工作人员开展全覆盖大走访大宣传活动,面对面宣传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对有心理健康关爱需求的儿童给予心理辅导和关爱,累计发放宣传折页5000余册。同时,加强对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心理健康常识普及,宣讲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引导他们密切关注自身和子女心理健康,更好履行监护职责和子女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义务,助力儿童塑造健康心理,提高面对挫折的能力。(重庆市九龙坡区民政局局长赵顺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