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主题活动 > 正文

提升城市品质 构建城市品牌

——第四届落笔峰城市文明与城市创新论坛观点摘编

1

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谢德 通讯员陈彦军)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源头,城市文明是人类文明的表征,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引领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城市化促进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进步,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但城市化也带来了众多的“城市病”和新的治理难题。需要通过城市创新,化解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的困境,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和城市文明进步。这是促进人类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由之路。

12月24日,由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三亚学院三亚城市治理研究院和中国传媒大学擘雅研究院主办,三亚智库联盟协办的“第四届落笔峰城市文明与城市创新论坛”在海南三亚学院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深圳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全国市长研修学院、擘雅集团等近30所中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云南民族大学学报》、《中国治理评论》等多家出版和期刊单位,以及中国城市报、海南电视台、南海网等多家媒体,共100多位专家学者和嘉宾,围绕城市品质与城市品牌、特大型城市的应急治理、城市文化、城市设计与治理创新等重要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讨。

从市民感受出发,并结合考察文明演进动力及其可能危机,建立城市品质评价新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陈大卫提出,城市文明本质上是人类文明的聚落化形态,建立城市品质评价标准,应多从市民感受出发,同时有必要考察文明演进动力及其可能遇到的危机,以避免简单根据岁月静好去确立标准,而无法准确评价城市应对诸如社会撕裂、阶层对立、族群冲突等危机的能力。在比较优势理论指引下所形成的经济全球化的大规模纵向产业分工,正在被霸权势力有针对性地阉割,现有的文明范式越来越不能平衡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无法包容不同世代的生活愿景,也难以支撑各族群的发展空间;城市文明的范式需要革新,要将对城市品质的考量,从设计者、管理者的角度,更好地转向老百姓的感受。同时要有系统性思维,因为城市品质的提升,是区块改造、局部改良、零星改善,是汇聚起来的渐进的历史发展进程,是随着市民的感知和认知而变化的大规模的复杂社会系统工程;而城市发展的愿景是一个多目标的矩阵,目标之间可能耦合,可能相关,还有可能对冲。城市品质标准不应该是纸上功夫,要经过整体思维和系统考量,能潜移默化地导引解决各类民生和社会问题。

大规模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市品质评价应兼顾全球化与本土性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俞可平指出,大规模的城市化,本身就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根据最新数据,全球人口总数已超过80亿,城市人口占57%,而中国城市人口占比已经达到了65%;全球5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97个,中国占了21个;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44个,中国占了11个。全球多数人都生活在城市中,城市生活已经成为人类的主要生活方式;对于城市品质衡量,我们要坚守人类城市文明的共同价值标准,也要讨论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文化个性。

三亚学院校长、三亚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陆丹认为,要尊重城市现代化的同质性要求,否则后发国家的城市化会走很多弯路;但同时,全球化中也蕴含着地方本土性要素,各国城市品质评价标准应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陆丹以马来西亚为例提出,城市治理没有一个单一的模式,吉隆坡的城市交通不利于行人步行,但城市里多种族、多文化的人群和谐共处,平静温和,城市治理上有不少可资借鉴之处。

擘雅集团董事长刘瑞旗提出,要研究各国及其城市的文化特性,为城市的文化赋能,为城市的品牌增值。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卓新平分析了历史上中西城市形成的不同要素,提出城市尤其是超大特大城市是一个国家的心脏和标志,把一个国家的城市研究清楚了,其国家特点也就清楚了。

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更好服务于增进城市品质的城市规划和治理实践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指出,人类社会正从信息化社会走向智能化社会,以人造卫星为核心的地球观测体系将人类文明的结果实时转化成数据,变问题导向为数据导向,在城市规划和治理上用好大数据,让我们的城市更聪慧,改善市民的生活品质,是城市科学正在推动的事情。城市的无人驾驶和智能感知等系统的应用,使城市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互动,其叠加效应,使城市的形态和效能都在发生巨变;共享住宅、联合办公、共享车辆等城市新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巨量城市数据,促使我们必须把复杂系统科学引入城市研究,形成新的城市科学。城市的自然环境数据、人工环境数据和社会经济环境数据相叠加,形成一个复杂的数据体,要求城市设计进入以数据增强设计为核心的新阶段。

北京大学教授许立言介绍了卫星遥感、设施传感、社会感知等三类城市数据获取渠道,提出“数字治理”已成为韧性、智慧、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要运用时空智能方法和技术来解决不加“治理”的数据存在的稀、薄、偏问题,通过数据挖掘,对数字资源进行调度、运筹、规范,可以实现对于城市问题和事件的预判或溯源,从更偏方法技术的层面,为建立更优良的城市治理体制机制提供有力支持。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范霁红讨论了新能源技术推动出现分布式和交互式的能源系统,使城市可以从传统的能源消费中心变成“虚拟电厂”,城市能源系统会更加绿色、低碳并具备更大的调节能力。三亚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张亨明提出,城市治理智慧化应通过完善多元治理模式、健全治理协调体制、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建设智慧治理人才队伍加以实现。

建设更具弹性和韧性的城市,提升特大超大城市的应急治理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阿诺德·何汇特(Arnold Howitt)提出,公共卫生危机、生物恐怖主义、突发事件、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交相作用,叠加城市存在的人口高密度、快速城市化、基础设施陈旧、工业系统失败等问题,使超大城市的风险和脆弱性问题日趋突出。我们需要探索形成全面的城市风险管理框架,促使风险最小化;城市要有能力为即将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既要有快速恢复的弹性,也要有应对灾难后城市恢复缓慢的韧性。

清华大学教授彭宗超指出,特大超大城市的城市风险具有形态更多样、发生更高频、诱因更复杂、后果更叠加、传播更跨域、冲突更严峻等特点,需要城市治理更加集约化。对比韩国和新加坡,中国市民对于城市八大类安全风险感知度最低。要从重视常规的风险应急能力做起,关注战略、计划、预案,注重法律制度建设,强化大数据、智慧应急等工具,推动应急文化和应急产业发展,并通过方向性、基础性、专业性、分层性、分类性的培训,提升特大以上城市领导干部的应急能力。

北京大学教授向天怡以美国为例讨论了城市应急响应中的组织间协同合作问题。文化价值系统对于个体在应急响应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和策略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当不同部门之间发生了职业逻辑摩擦或冲突时,如果管理者作用得不到发挥,部门协调的效应会非常低。在应急人才队伍建设上,要考虑复合背景人才的选聘和培养。联合演练非常重要,有助于突破单一职业逻辑带来的行为限制,也增加了在特殊情境下协同合作的可能性。

系统总结中国城市治理创新经验,为世界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党委书记全河总结了我国城市建设取得的六方面历史性成就。一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19个城市群承担了全国70%以上的人口,贡献了80%的GDP;二是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显著改善;三是城市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四是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五是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六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全面加强。

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沈体雁指出,中国为世界的可持续城镇化提供了四方面的独特经验。一是通过规划引领构建多规合一、多元参与的国家和城市的规划体系;二是发展智能绿色有机人本的新型建造体系,推动了城市的有机更新和集约增长;三是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建立以集群为基础的城市经济治理方式;四是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建立高效、敏捷的城市运营体系。未来应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来拓展球规划、洲规划、洋规划。同时应建立中国品牌的城市运营组织,推动将城市运营纳入到全球发展合作中。

1

会议合影 主办方供图

建设法治城市,把脉城市个性,构建城市品牌软实力

北京大学教授包万超提出,法治政府示范市是品级最高的综合性城市品牌。中国城市发展呈现增速特别大、软硬件不平衡、物质和精神不匹配、忽视城市传承等问题。擘雅集团总经理景辉提出,要从城市文化视角来看待城市品牌,把握城市环境、品牌实力及当地居民和外来消费者的认知等城市品牌分析三要素,建立由天地、人格、制度和信仰等构成的城市品牌贡献力评价体系。三亚学院教授肖芒比较了中外海滨旅游城市的品质与品牌,提出要遵循品牌差异化发展策略,将分布在不同纬度的滨海旅游城市变成游客避开同质化而首选的旅游目的地。

落笔峰城市文明与城市创新论坛自2019年以来已连续举办4届,位于古人类文化遗址落笔峰畔的三亚学院为论坛永久会址。第四届论坛的主题是“城市品质与城市品牌”。本届论坛从多元治理、数字技术、城市文化等多方面对提升城市品质和构建城市品牌做出理论探讨、提出政策建议,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料,也为政府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参考。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