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主题活动 > 正文

中智智领:发挥枢纽作用 推进职教国际化

2023年10月27日,以“产教融合促就业·探索高水平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模式”为主题的第十期“名校名企携手育人”对话活动顺利举办。本活动由中智智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智智领”)主办。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广东科技学院、重庆理工职业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重庆市进出口商会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云端聚首,共同围绕对话主题分享交流。本期对话由中智智领产教融合生态部总监李艳策划、市场经理孙玉菊主持。

重庆市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罗亚结合在国际贸易领域30多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了几点体会:一、学校可以与海外中资企业、工业园区达成协议,以其海外项目现场、园区企业等为依托,合作共建海外教学培训基地。二、依托中非经贸合作的支持举措,如“青年志愿者项目”,派出优秀学生到海外进行实习实践。三、学校可以和海外企业的母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派遣更多学生和志愿者到海外锻炼。四、学校可以与中智集团的职业教育枢纽平台——中智智领公司合作,通过中智智领整合中智集团的海外企业资源优势,促进海外中资企业与国内职业院校的供需协调发展。如中智智领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指导下发起的“国际合作海外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共建项目,帮助大学生拓宽海外就业渠道,也更好地服务于海外中资企业的用人需求。五、用好“一带一路”的“丝路基金”。此外,仍需学习借鉴日本、德国等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项目主管杨露表示,要实现职业教育标准国际化,首先需要产业标准国际化。《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提出,要拓展高水平国际标准化发展新空间,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加快国际标准转化、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构建良好的国际标准化合作环境等。职业教育标准走出去仍需加强第三方评价监测,评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建设成效,摸索出一套职业教育标准国际化范式。今年参与编制的《产教融合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2.0》,就是为院校和企业的产教融合进行多维度能力成熟度评估。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郝赳赳分享了学院在职业教育国际化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学院与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选派教师参加“中德双元制精英师资提升项目”培训;与西门子、罗克韦尔等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实践训练中心;与新钢联、津巴布韦哈拉雷理工学院协同开展境外合作办学,采用“1+1+1”办学模式,帮助津巴布韦青年掌握以企业岗位标准为基础的职业技能,培养知华、友华青年劳动力和技术人才,助力“走出去”企业解决境外用工问题。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技术系系主任金丽华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境外企业和员工数大幅增长。但受当地文化和教育背景差异等因素影响,迫切需要中国职业教育协同企业“走出去”。职业院校要加强与出境企业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的合作办学项目,把中国文化融入职业教育,把职业标准国际化,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其中,校企合作制定适合企业所在地的融入中国文化教育的职业标准,是目前最迫切的一个工作。近几年,学院与突尼斯、缅甸等“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在合作办学方面做了一些实践努力。

广东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黄水平表示,提升“职教标准”国际化应做好“五个加强”。一、加强统筹领导,优化职教标准顶层设计。二、加强国际合作,增强国际标准研制能力。三、加强特色创建,培育职教标准国际品牌。四、加强多维探索,拓宽职教标准输出路径。五、加强质量监控,保障职教标准输出成效。

重庆理工职业学院卫生健康学院院长董萍萍表示,要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助力构建海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发展路径:坚持职业教育法引领,建立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的制度体系;搭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强化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相促进的战略模式;完善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保障,构建“在地国际化”与“跨境国际化”相协同的政策体系;加大职业教育国际化资金支持,构建政府主责与多元投入相融合的经费投入机制;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国外实践教学基地。

职业教育国际化既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中智智领将秉承“科技赋能、智领未来”的发展理念,切实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国际化职业教育枢纽作用,推进院校和企业深化产教融合,共同创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模式,推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努力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

(作者:徐彦平 孙惠英,中智智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