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世界意义及全球传播

【摘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在百年奋斗中锤炼出的政治品格,不仅形塑着中国道路,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其伟大意义蕴含于党和人民共同奋斗、共同创造的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对于国际社会而言,其伟大意义在于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中国道路提供精神源泉,以伟大奋斗改变世界格局。借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全球传播以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进一步让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将为中国共产党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效能提供助力。

【关键词】精神谱系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全球传播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在百年奋斗中锤炼出的政治品格,不仅形塑着中国道路,而且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全球传播,是中国共产党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重要路径。

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世界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形成和发展于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奋斗历程中。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其伟大意义蕴含于党和人民共同奋斗、共同创造的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对于国际公众而言,其伟大意义在于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中国道路提供精神源泉,以伟大奋斗改变世界格局。

首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19世纪中叶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以其科学性散发着强烈光芒,震撼着世界,影响着全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仔细体会其对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阐述,全球再度兴起“马克思主义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②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中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使中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对马克思主义所昭示的真理的坚持、理想的坚守,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中克服种种困难、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中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只有深入中国的具体实际,深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历史任务和时代主题对马克思主义的鲜活运用,也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创新和发展。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行,关键在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③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把它作为一种活的理论,因此能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修正失误,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在平凡中走向伟大,在苦难中铸造辉煌。中国共产党的这种理论追求,生动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中。

其次,为中国道路提供精神源泉。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锚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④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其开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凸显着世界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实现的当代中国伟大社会变革,不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简单延续,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简单套用,不是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机械模仿,也不是对国外现代化道路的亦步亦趋。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在中国道路的开辟和发展中形成的。首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46种伟大精神始终与中国道路的探索和选择、思考和实践、自觉和自信、坚持和发展息息相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党精神支撑着党从嘉兴到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抗美援朝精神鼓舞了五亿中国人民,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王杰等英雄人物不断涌现,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动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外交往等各个领域挑战极限,铸就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奇迹。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生动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与进步。

最后,以伟大奋斗改变世界格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感召下的伟大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近代以来,中国在“世界历史”的时代背景下开创各项事业。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以从前中国所有政治力量不曾有过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国际社会面前。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十月革命之后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也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而中国共产党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成功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了21世纪,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创造的经济发展奇迹,中国经历的历史性社会变革,也成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巨大动力和积极变量。可以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正是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感召下实现的,是伟大建党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成功,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万马齐喑的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竞争中的被动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彰显。”⑤当前,中国道路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使得当今世界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比态势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深刻变化,为世界社会主义增添了光辉。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全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激增,“东升西降”的态势前所未有地凸显,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联。另一方面,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感召下的伟大奋斗是如何发生的、是如何产生效果的,这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于世界各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全球传播的现实价值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感召下的伟大奋斗,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塑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现代化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目标。在人类历史上,西方发达国家是现代化的开拓者和先行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拥有现代化内涵和现代化模式的绝对解释权。近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殖民侵略和掠夺奴役在全世界范围推销其现代化模式,致使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谋求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付出了丧失自身民族性的惨痛代价。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带领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大道,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现实国情的中国特色。它既坚守了民族的独立性,又以开放的姿态顺应时代的潮流,从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塑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由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外化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极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体现的中国精神,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新动力。20世纪初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论述深刻影响西方理论,其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归咎于“以克勤克俭、精打细算的理性化的经济活动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精神。韦伯否认“对获取的无限贪婪”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而马克思从资本家原始积累出发,深刻揭示了贪婪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所在,认为资本主义越是贪婪和残暴,就越会走向灭亡。马克思的分析实际上超越了韦伯关于现代化与资本主义内在关联的结论。一旦资本主义的贪婪和掠夺超越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负荷,资本主义的溃败就成为必然。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其核心在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而不同、义利并举。以此为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共生的理念为底色。在国际舞台上,我国秉持“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观,从不把自己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强加给其他国家。当前,个别国家奉行冷战思维,推行霸权主义,强迫其他国家遵从其发展模式,这其实是与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的。广为世界关注的中国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特殊发展模式,它的世界意义不在于提供了其他国家可以效仿的各项具体政策,而是号召他国通过相似的进程找到他们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兼济天下;不是中国独秀,而是世界大同,这既是中国道路的特色,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

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传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⑥积极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全球传播,是当前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国际话语权、为中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的紧迫任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全球传播,要在尊重全球传播规律的前提下,从全球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区域化表达三个层面开展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传播。

其一,抽象精神人格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浓缩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解放而付出的流血牺牲、作出的伟大贡献,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懈追求。它既彰显了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民族正气、爱国情怀、敢于担当的精神气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精神力量。面向国际受众,要运用人格化传播策略将抽象化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通过关系构建以激发受众的共情与认同。所谓人格化传播策略,就是使用人格化语言和符号把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投射于描述的事物,凸显传播对象的情感、个性和魅力。人格化就是以人自身的理解去看待现实,实质上是对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世界关系的一种反映。漫画《全国美食为武汉加油》借助中国各地的美食指称中国人民,如用热干面指代武汉人民、用炸酱面指代北京人民、用油泼面指代陕西人民等,这种人格化表述在直观、形象的话语文本和图像中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家国情怀和集体情感,通过强调网民与表现物之间的情感关系或情感依恋,激发受众互动,凝聚情感和理性共识,生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

其二,英雄故事本土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英雄之所以称为英雄,在于其崇高价值,即以其悲壮或悲剧性的形态,呈现普通人不具备的美或难以达至的境界。英雄叙事是凝聚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核心之一,也是该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征。当英雄叙事成为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载体,其就具备了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与意识形态和民族价值观融于一体。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46种伟大精神中,包括多个英雄群体以及6个英雄个体——张思德、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王杰。在面向国际公众的传播中,英雄故事传播需要突出两点:英雄之崇高,英雄之人性。前者让英雄成为超越众生的“神”,引人崇拜;后者让英雄回归大众,让人可信。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全球传播中,要结合目标受众的文化传统,恰如其分地展现英雄的奉献精神、大爱情怀、进取锐气;要打破过去“高大全”的报道模式,着力加强对英雄个体本身的人性化表达。人之为人,必有其弱点和不足,真实而不完美的英雄更为可信、可爱、可敬。

其三,叙事内容区域化。以中国共产党的全球治理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传播的特征为例,美英澳加等国家的关注度较低且报道态度负面;欧洲国家的关注度较低,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交融;韩印日等中国周边国家关注中国发展对世界、对本国产生的影响,报道态度差异较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国家以及阿拉伯国家的关注度较高且报道态度积极正面。鉴于不同民族和区域具有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全球传播要结合区域文化特点对叙事人、叙事角度、叙事策略、叙事内容进行选择。对于报道倾向负面的国家,要善于“借嘴说话”“借筒传声”,借本土学者或本地媒体来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善用策略性叙事,借用本土化的隐喻来营造共识、激发共情。对于报道倾向正面的国家,可以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引导所在国媒体注意力,清晰准确地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涵和价值追求。对于报道倾向忽左忽右的国家,应及时把握公众关注焦点,抓住有利时机介绍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将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融于其中,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形象化、具体化。

长期以来,国际舆论场中的中国共产党形象往往是被动的、他塑的,这既有中国共产党做得多、说得少的客观原因,也有个别西方国家操纵国际舆论妄图使中国共产党“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了没人信”的现实影响。借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全球传播以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进一步让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将为中国共产党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效能提供助力。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注释】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②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③《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2022年1月11日。

④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21年7月1日。

⑤习近平:《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求是》,2019年第22期。

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人民日报》,2021年6月2日。

责编/孙渴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