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在具体的贯彻落实中,各级党员干部需要在思想上加强认识,在行动上加强落实,结合岗位实际做到“四个坚持”,抓好“起承转合”各项工作,做好“调查研究”这篇大文章,为谋划工作、科学决策提供科学指南和重要依据。
坚持问题导向,做好问题排查文章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对于调查研究,调查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无论是调查还是研究都离不开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开展的调查研究才具有客观性和针对性。《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直奔问题去,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据此强调了12个方面的重点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宏观层面的“大指南”,各级党组织需要立足职能职责,找准“小切口”。
那么,如何在“大指南”的指导下找准“小切口”?需要具有“系统思维”,结合重点问题找准短板弱项,解决实际问题。对照前面各项主题教育落实情况再一次“大梳理”,对照各级巡视巡察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再一次“回头看”,对照本次活动要求面向服务对象再一次“大排查”。在这一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走出办公室,走到田间地头、走进企业车间、走向教学科研一线,开展实实在在的调研。脚上多沾点泥土、身上多沾点草味、工作多接点地气,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想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通过“大梳理”“回头看”“大排查”,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制约单位和部门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广大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此为基础,列出问题清单,明确调研主题,确定责任主体。同时,各级党组织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确保调查研究工作“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为接下来的主题调研打好基础。
坚持目标引领,做好调研实践文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调研主题是在上下联动的基础上选定的,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指南针”和“风向标”。基于调查研究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特点,调研主题的确定必须始终坚持高标准。调研主题确定以后,各级领导干部及相关部门要根据工作实际,分别做好对各项主题调研的任务“承接”,整合资源组建调研团队,分层分类开展具体的调研设计。《方案》对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提出六个步骤:提高认识、制定方案、开展调研、深化研究、解决问题、督查回访。其中,提高认识是基础,重在系统学习、学深悟透;制定方案是关键,重在上下贯通、系统全面;开展调研是重点,重在深入群众、深入实践;深化研究是支撑,重在落地落细、走深走实;解决问题是目的,重在破解难题、见行见效;督查回访是保障,重在形成制度、常态长效。这六个步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调查研究过程性的特点,也决定了调查研究是一个包括了开始、发展、结束等环节的连续性过程,必须全程抓好落实。唯有按部就班、老老实实地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把问题调查清、研究透,才能真正把中央精神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促进单位和部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方法创新,做好问题破解文章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重视调查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方案》针对不同的调研主题提出了战略性调研、对策性调研、前瞻性调研、跟踪性调研、解剖式调研、督查式调研等多种调研方式,为不同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方法论指导。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其中作为主体的人的作风和能力是重要的因素。就转变作风而言,需要坚守党性原则,转变工作作风,改进调研方法,切实做到以上率下、示范引领。调查研究中需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力戒“形式主义”,坚决反对“走马观花式调研”“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有效防止走过场、不深入。焦裕禄同志在河南兰考工作期间,对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走访和蹲点调研,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内涝、风沙、盐碱的形成规律,实施了“三害”治理的正确决策。就提高能力而言,我们需要坚持自我革命,熟悉方法技巧,提高工作能力,切实做到问题有解、群众满意。调查研究能力不仅包括学习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而且包括熟悉调查研究的方法技巧,掌握调研报告的写作要领等。特别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破解存在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坚持效果评价,做好成果转化文章
从认识论的角度,调查研究是一个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科学决策的过程。网络信息时代,调研报告的撰写可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这样得出的调查研究成果能更加体现出数据化、精细化、现代化。当然,对于一项完整的调查研究工作,调研报告的撰写只是完成了“上半篇文章”,调查研究的“下半篇文章”是要做好调查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合力攻坚、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从眼前来讲,调查研究成果实践转化包括了对不同主题调查研究工作的归纳总结,联系具体工作制定的科学方案、形成的科学决策等。其中,科学方案作为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思路方法,能够让更多单位、更多人从中获得经验借鉴或实践指导;科学决策作为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政策举措,能够直接应用于解决存在的难题积案、顽瘴痼疾等现实问题,真正体现出调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从长远来看,调查研究成果实践转化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将调查研究中形成的经验和认识等,经总结提炼上升为制度,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推进调查研究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要使调查研究成为党员、干部的经常性工作,在全党蔚然成风、产生实效。(作者: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桑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