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榜样7》专题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王亚平、王传喜、艾爱国、张玉滚、武大靖、林占熺、孟昆玉、路生梅……一位位榜样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执着与奉献。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以榜样为旗,以榜样为灯,以榜样为镜,找准榜样的“初心坐标”,从榜样身上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坚守正道、坚定信念、坚毅前行,用奋斗与奉献书写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榜样为旗,找准对党忠诚的坐标原点。路生梅就像一面旗帜,坚定信念,指引方向。1968年,24岁的她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来到陕西佳县,成为当地第一位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她立下了朴素的誓言:“这里的群众需要我,我要在这里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50多年里,路生梅历经各种考验,除非是培训和回家探亲,她几乎没有离开过佳县,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庄严承诺。忠诚和信念,不仅是抽象的概念,更是实践的品格;不仅是口头表态,更是实际行动。以榜样为旗,就是要深刻感悟他们身上的忠诚品格、纯粹本色、高洁灵魂,把忠诚和信念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落实到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坚守中,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恪守正义的精神气质,守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以榜样为灯,找准为民服务的坐标定位。张玉滚正如一座灯塔,照亮希望,激励前行。2001年9月,师范学校毕业的他毅然回到家乡,成为黑虎庙小学教师。从此,他往返于高丘镇和学校之间的山路上,风里来雨里去,一干就是二十一年。这么多年来,学校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张玉滚一直在坚持。在张玉滚的执着坚守下,一批批学生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了命运。乡亲们都说:“张老师就像大山深处的一轮明月,照亮了山村孩子前行的路”。以榜样为灯,就是要时常看看自己的为民初心扎根深不深,用榜样之“灯”烛照前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无论挑战再大、困难再多,都要立足自身工作岗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重大工作任务中扛重活、打胜仗、勇担当、善作为。只有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激扬奋斗精神,自觉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多一些“让我来”“我先上”,做好每一件利国利民的实事,才能用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以榜样为镜,找准廉洁奉公的坐标参数。王传喜就是一面镜子,激荡心灵,净化灵魂。他一直说“村干部要手不伸、嘴不馋、心不贪”。村里平均分配土地时,他带头要距离村庄最远最差的地。2004年,一个企业负责人为了“买地办厂”,要送给他200万元,被他严词拒绝。他的工资始终执行最低档,上级发放的补助、奖金都被他全部交给村集体。多年来,他坚持每天6点晨会,一年到头没有休息日,外出考察学习都是当天夜里出发,回来不耽误第二天的工作,在他心里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家里的事都可以“放一放”。以榜样为镜,就是要时常照照自己的实干底色纯不纯,是否始终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责任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保持在群众心目中的清廉形象,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当好表率,作风清廉。只有在工作和实践中,用更严的尺子衡量自己,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才能更好地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
平凡人演绎着不平凡的故事,无论是二十余年扎根深山,一根扁担挑起梦想的张玉滚,还是把论文写在农民饭碗里,把初心镌刻在祖国大地上的林占熺。无论是当好群众的领路人,赢得群众好口碑的王传喜,还是扎根陕北绽芳华,为党工作无期限的路生梅……还有许多的共产党人像他们一样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自己的一生,不为名利钱财,只缘于那份执着和坚守,只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人。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汲取榜样之力,对标榜样精神,将初心使命镌刻在高山原野、在荒漠戈壁、在海角边疆,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从而将榜样力量化作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云南省巧家县委组织部 邱有昆)
